当前位置:传染科 > 狂犬病 > 狂犬病检查

介绍狂犬病的常见鉴别诊断方法

介绍狂犬病的常见鉴别诊断方法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的人会不慎被猫狗咬到,一旦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千万不要忽视治疗,可以进行疫苗注射,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很多的人担心自己会患上狂犬病,今天我们就介绍一下狂犬病的常见鉴别诊断方法,希望大家有所认识。

(1)狂犬病癔症

狂犬病癔症国外称癔症性假性狂犬病,由于狂犬病是一种非常恐怖的疾病,一些癔病患者在暴露后想象自己患有此病。通过暗示,他们常表现为恐水,狂躁,假性恐水是一种夸张的表现,明显缺乏咽肌痉挛的特点,也常无发热等特殊的前驱症状和特异性的实验室检查。患者的病情不再发展。

(2)破伤风

破伤风的早期症状是牙关紧闭,以后出现苦笑面容及角弓反张。破伤风患者试图吞咽可引起痛苦的肌痉挛,但不恐水。破伤风受累的肌群在痉挛的间歇期仍保持较高的肌张力,而狂犬病,这些肌群在间歇期却是完全松驰的。破伤风通过适当的精心治疗,一般能够恢复。

(3)病毒性脑膜脑炎

有明显的颅内高压和脑膜刺激征,早期可出现意识障碍,常见的病毒有乙脑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肠道病毒、单纯疱疹病毒。除了狂犬病脑炎外,这些病毒中任何一种脑部感染都不会引起恐水表现。

狂犬病的致病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

(一)局部组织内繁殖期,病毒自咬伤部位侵入后,于伤口附近肌细胞内小量增殖,再侵入近处的末梢神经。

(二)侵入中枢神经期,病毒沿周围神经的轴索浆向中枢神经作向心性扩散,其速度约每小时3mm。到达脊髓的背根神经节后,病毒即在其内大量繁殖,然后侵入脊髓很快到达脑部,主要侵犯脑干和小脑等处的神经元。

(三)向各器官扩散期,病毒自中枢神经系统向周围神经离心性扩散,侵入各组织与器官尤以涎腺、舌部味蕾、嗅神经上皮等处病毒最多。由于迷走神经核、吞咽神经核及舌下神经核的受损,可发生呼吸肌和吞咽肌痉挛,临床上患者出现恐水、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症状;交感神经受刺激,使唾液分泌和出汗增多;迷走神经 节、交感神经节和心脏神经节受损,可引起患者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甚至突然死亡。

要注意合理的进行治疗,而且也要注意扩展期的一些症状,会造成各种器官,受到影响,而且也会麻痹神经,导致呼吸困难,造成更多的危害甚至会影响的生命,所以大家必须要重视狂犬病的治疗,以免导致更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