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狗咬后的常见疑问
狂犬病即疯狗症,又名恐水症,是一种侵害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所有温血动物包括人类,都可能被感染。它多由染病的动物咬人而得。对于狗咬伤后的患者,如何处理伤口,帮助病情得到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那么对于被疯动物咬伤后的处理原则和必须及时冲洗伤口这两个常见疑问我们需要怎么处理呢?
为了有效地预防狂犬病的发生,按世界卫生组织(WHO)新定的标准方法原则,对新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的非破皮咬、抓伤,局部应彻底清洗消毒,同时注射狂犬病疫苗。而对身体的任何部位的破皮咬、抓伤或被狗舔到粘膜,
必须及早预防处理并遵循如下三步并重的处理原则:1.及时、彻底、正确处理伤口;2.正确使用抗狂犬病血清;3.按说明书规定的免疫程序使用狂犬病疫苗。若按形象化的公式表示“即咬伤后的处理效果=伤口处理+抗狂犬病血清使用+狂犬病疫苗注射=1/3+1/3+1/3=1,这可看作“完全的”免疫预防措施。
我们主张局部伤口在3小时内处理,狂犬病疫苗及抗狂犬病血清在24小时内使用(最好在12小时内),不宜超过72小时,此时为最佳时间,三步并重原则若按此时间处理,效果会更好一步。应用组织培养疫苗预防注射产生的并发症的危险比脑组织疫苗少得多,孕妇和婴儿绝非狂犬病预防接种的禁忌症。由于已知狂犬病的潜伏期很长,即使几个月前被咬(抓)伤未就医的患者应如最近咬伤一样的方式处理。
狂犬病毒从伤口到侵入周围神经的时间一般为48-72小时或更长(也有直接伤及神经的),如能及时冲洗处理伤口,则能将入侵的病毒全部或大部分消除或杀灭在伤口周围,阻止其扩散。
据报道,动物试验发现,在37℃气温下,被疯动物咬伤后30分钟内冲洗伤口,可洗下20-40%侵入的病毒颗粒(因细胞的敏感程度不同而有差异)其他资料也证明,被疯动物咬伤后3小时内彻底处理伤口,可降低狂犬病发病率9-18倍。
狂犬病毒进入伤口后,病毒表面的糖蛋白穗状(或鼓槌状)突起与宿主细胞的一些受体之间接触而连接,粘附在敏感细胞的包膜上。
任何能改变狂犬病毒表面糖蛋白和脂蛋白结构、破坏其整体的条件,都影响狂犬病毒对细胞受体的吸附过程,即影响病毒的感染力。及早用脂溶剂或弱洗涤剂(肥皂水或新洁尔灭溶液)反复冲洗伤口,即可起到冲洗作用也可分解狂犬病毒的糖蛋白和脂蛋白,使病毒失去感染力并易被洗脱。试验证明用20%肥皂水或1/1000~1/500的新洁尔灭溶液处理效果较好。(应注意:新洁尔灭属于季胺类药物,可中和肥皂而失效,故不可与肥皂水和用)
小编希望大家通过这些疑难杂症的解答能够帮助患者们更丰富地了解狂犬病,处理病情,早日得到康复。
-
狂犬病的表现和诊断方法介绍现如今有许多的家庭都养一些小动物,尤其是在一些乡村养小动物的家庭更多,因此这也就不能避免动物咬伤人们的情况,这样就有可能
-
狂犬病辅助检查应该怎么做对于狂犬病的发生我们还是比较熟悉的吧,狂犬病是说人类受到了动物咬伤而造成的疾病,给患者朋友们的健康生命带来了一定的危险性
-
谈谈狂犬病要怎么进行鉴别诊断大家在日常生活当中,需要注意狂犬病的出现,一旦发生这种疾病之后,会造成神经系统受到影响,导致意识模糊,严重的危害到了身体
-
谈谈鉴别狂犬病的方法有哪些?狂犬病是比较严重的疾病症状主要是通过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这种疾病会直接入侵人的神经系统,并且病毒会迅速繁殖,使患者的精神
-
介绍狂犬病的常见鉴别诊断方法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的人会不慎被猫狗咬到,一旦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千万不要忽视治疗,可以进行疫苗注射,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