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传染科 > 狂犬病 > 狂犬病检查

狂犬病的临床表现

狂犬病的临床表现

与一般病毒性脑炎相似,最特异和具有诊断意义的变化是有内格里氏小体(存在于80%狂犬病患者的神经细胞胞浆中的一种嗜酸性包涵体),圆形或椭圆形,大小约3~10μm,边缘整齐,内有1~2个状似细胞核的小点。最常见于大脑海马的锥体细胞及小脑的普尔基涅氏细胞中。内格里氏小体现已证实为病毒的集落,电子显微镜下可见小体内含有杆状的病毒颗粒。如果在人脑或动物脑细胞中发现这种小体,就可以确诊。

分期表现

人症状

狂犬病的临床表现可分为四期。

1. 潜伏期:(平均约1-3个月),在潜伏期中感染者没有任何症状。

2. 前驱期:感染者开始出现全身不适、发烧、疲倦、不安、被咬部位疼痛、感觉异常等症状。

3. 兴奋期:患者各种症状达到顶峰,出现精神紧张、全身痉挛、幻觉、谵妄、怕光怕声怕水怕风等症状因此狂犬病又被称为恐水症,患者常常因为咽喉部的痉挛而窒息身亡。

4. 昏迷期:如果患者能够渡过兴奋期而侥幸活下来,就会进入昏迷期,本期患者深度昏迷,但狂犬病的各种症状均不再明显,大多数进入此期的患者最终衰竭而死。#p#副标题#e#

犬症状 狂暴型

分三期,前驱期、兴奋期和麻痹期。

(1)前驱期(沉郁期):1-2天,病犬缺乏特征性症状,易被忽视。主要呈现轻度的异常现象,病犬性情敏感,举动反常,易于激怒,不听呼唤.咬伤处发痒,常以舌舔局部。

(2)狂暴期:病犬高度兴奋,攻击人畜。狂暴与沉郁常交替出现。疲惫时卧地不动,但不久又立起,表现出特殊的斜视和惶恐表情。当再次受到外界刺激时,又可出现新的发作。狂乱攻击,自咬四肢,尾及阴部等。病犬野外游荡,多数不归,到处咬伤人畜。随着病程发展,陷于意识障碍、反射紊乱、消瘦、声音嘶哑、夹尾、眼球凹陷,瞳孔散大或缩小,流涎。

(3)麻痹期1-2天。病犬下颌下垂,舌脱出口外,流涎显著,后躯及四肢麻痹,卧地不起,最后因呼吸中枢麻痹或衰竭而死亡。整个病程1-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