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传染科 > 丁肝 > 丁肝预防

丁肝的预防哪些措施有效呢

丁肝的预防哪些措施有效呢

对于肝病我们大家都很熟悉,因为它分很多种,有甲肝,乙肝,丁肝,而对于丁肝这种疾病我们大家并不是很了解,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种疾病的病发率也在不断的上升,那么对于这种疾病的预防都有什么办法呢?下面来仔细的看一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通过输入带有丁肝病毒的血液和血制品,使用污染了丁肝病毒的注射器和针头。

2、日常生活中密切接触含有丁肝病毒的体液或分泌物,通过破损的皮肤,粘膜感染,甚至可通过蚊虫叮咬等方式进入易感者血液。

3、性接触,可能是异性恋、同性恋以及家庭配偶中丁肝病毒传播的重要方式。

4、母婴传播,乙肝表面抗原和丁肝抗体阳性的母亲,其乙肝e抗原阳性者可直接将丁肝病毒传播给新生儿。表明丁肝病毒围产期传播仅在乙肝病毒活跃复制的条件下才有可能。

详细介绍丁肝的诊断信息

(1)肝组织的丁肝抗原检测:这是丁肝病毒感染最可靠的指标,但需进行肝活检,有时不宜采用。

(2)血清丁肝抗原的检测:是丁肝病毒感染的早期诊断及判断活动性感染的一项指标。

(3)血清丁肝抗体免疫球蛋白M的检测:是丁肝病毒复制与早期感染的诊断指标。若能在发病两周内同时检出丁肝抗原,可直接诊断丁肝病毒急性感染。其次是丁肝病毒与乙肝 病毒同时感染及重叠感染的鉴别指标;如丁肝抗体免疫球蛋白M出现是一过性的,为丁肝病毒与乙肝病毒同时感染;如持续升高或随肝损伤波动者,为丁肝病毒与乙肝病毒重叠感染。再其次是慢性活动性丁肝病毒感染的指标。连续检测丁肝抗体免疫球蛋白M可估计慢性丁型肝炎的预后。如丁肝抗体免疫球蛋白M升高的同时伴有肝功能异常,提示病情恶化。若把丁肝病毒抗体免疫球蛋白M梯度离心后检测丁肝抗体19s免疫球蛋白M和7~8s免疫球蛋白M,对判断急、慢性丁型肝炎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丁肝病毒抗体·19s免疫球蛋白M于丁肝病毒感染的急性一过性升高,随病情好转而逐渐消失。7~8s免疫球蛋M多出现慢性感染的血清中持续阳性,提示慢性活动性病毒复制。

(4)血清丁肝抗体的检测:血清丁肝抗体一般在感染6周以后出现,慢性感染的发展与丁肝抗体的高滴度持续存在有关。该滴度在整个病程中持续不变,是慢性感染的指标。

(5)血清丁肝病毒核糖核酸的检测:是直接证实丁肝病毒感染和病毒复制活性的指标,是一种无创伤性的检测方法,可 动态观察丁肝病毒的复制。

对丁肝的介绍我们就给大家说的这些,所以的以后的生活当中一定要及时的进行,预防这种疾病的发生,要早发现早治疗,防止患者的身体成了一定的伤害。对于患者的护理我们一定要细心,多与他们沟通交流,鼓励他们战胜病魔,保持良好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