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传染科 > 狂犬病

揭秘狂犬病背后的神秘因素

揭秘狂犬病背后的神秘因素

  狂犬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人们通常容易感染狂犬病,但不同人有不同的感染机会。统计数据显示,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感染狂犬病,尤其是14岁以下的男性,约占总数的52%。14岁以下男女比例为2.37:1。

  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感染狂犬病,主要原因是男性较好动,外出的机会更多,进而被咬的机会也就更多。而在5至14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特别是男孩,他们非常活跃,喜欢与狗玩耍、逗狗,这也增加了被狗咬伤的风险,因此这个年龄段被称为“事端年龄”,其易患狂犬病。

  被疯狗或其他动物咬伤后患上狂犬病的发病率与以下六个因素有关:

  (1)与被咬部位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在1至14岁的儿童中,头部占发病率的25.6%,上肢占29.7%,下肢占27.8%,多处咬伤占14.8%。可以看出,头部和四肢是发病率最高的部位。

  (2)与被咬的顺序有关。先被咬的机会比后被咬的机会多,这可能与感染的病毒量有关。据某地统计,一只狂犬咬了12人,其中先被咬的3人都死亡。

  (3)与伤口深度和数量有关。伤口较深、较大或数量较多的人发病率较高。

  (4)与是否穿衣有关。不穿衣的人发病率最高,而夏天穿单衣的人比冬天穿棉衣的人发病率更高。这是因为病毒附着在咬伤者的牙齿和唾液上,通过擦拭衣物进入伤口,从而减少了病毒在体外暴露的机会。

  (5)与伤口是否及时处理有关。及时处理伤口的人发病率明显降低。

  (6)与疫苗注射有关。被咬伤当天及时注射狂犬疫苗,并按照全程规定完成注射的患者发病率最低。

  综上所述,狂犬病的发病与多个因素有关,包括被咬部位、被咬的顺序、伤口深度和数量、是否穿衣、伤口处理及疫苗注射。了解这些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狂犬病的发生。希望大家能够提高对狂犬病的认识,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