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传染科 > 伤寒 > 伤寒治疗

要怎样治疗伤寒疾病才好

要怎样治疗伤寒疾病才好

大家都知道,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我的身体健康是很重要的,若养成不好的生活习惯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会产生严重的伤害,例如伤寒疾病就是一种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引起的疾病,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那么对于伤寒要如何治疗呢?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下吧。

(一)一般治疗与对症治疗

病人入院后,即按消化道传染病隔离,临床症状消失后每隔5~7天送检粪便培养,连续2次阴性可解除隔离。发热期病人必须卧床休息,退热后2~3天可在床上稍坐,退热后2周可轻度活动。

应给予高热量,高营养,易消化的饮食,包括足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各种维生素,以补充发热期的消耗,促进恢复,发热期间宜用流质或细软无渣饮食,少量多餐。退热后,食欲增加后,可逐渐进稀饭,软饭,忌吃坚硬多渣食物,以免诱发肠出血和肠穿孔,一般退热后2周才恢复正常饮食。

应鼓励病人多进水分,每日约2000~3000ml(包括饮食在内),以利毒素排泄 。如因病重不能进食者可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滴注。

有严重毒血症者,可在足量有效抗菌治疗配合下使用激素。常用氢化可的松25~50mg或地塞米松1~2mg,每日1次静脉缓慢滴注;或口服强的松5mg,每日3~4次,疗程不超过3天。

若伤寒合并血吸虫病,尤其是急性血吸虫病时,一般宜先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配合伤寒的病原治疗,待体温被控制,全身情况明显改善后,才给予口服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

对兼有毒血症和显著鼓肠或腹泻的患者,激素的使用宜慎重,以免发生肠出血及肠穿孔。

(二)伤寒患者抗菌药物的选择

1.氟喹诺酮类药物为首选,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下列共同特点:①抗菌谱广,尤其对革兰阴性杆菌活性高;②细菌对其产生突变耐药的发生率低;③体内分布广,组织体液中药物浓度高,可达有效抑菌或杀菌水平;④大多品种系口服制剂,使用方便;⑤因其影响骨骼发育,孕妇、儿童、哺乳期妇女慎用。目前常用的有氧氟沙星,剂量:300mg每日两次,口服或200mg每8~12小时一次,静滴,疗程14天。环丙沙星,剂量:500mg每日两次或每8小时一次,口服或静滴,疗程:14天。

2.头孢菌素类 第二,三代头孢菌素在体外对伤寒杆菌有强大抗菌活性,毒副反应低,尤其适用于孕妇,儿童,哺乳期妇女以及氯霉素耐药菌所致伤寒。可用头孢三嗪,剂量:成人1g,每12小时一次,儿童每天100mg/kg,疗程:14天。头孢噻肟,剂量:成人1~2g,每8~12小时一次,儿童每天100~150mg/kg,疗程:14天。

3.氯霉素 剂量:为每天25mg/kg,分2~4次口服或静脉滴注,体温正常后,剂量减半。疗程:两周。注意事项:①新生儿,孕妇,肝功能明显损害者忌用;②注意毒副作用,经常复查血象,白细胞低于2500/mm3时停药。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伤寒疾病的一些治疗方法,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广大朋友们要注意意识到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我们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自身免疫力,远离伤寒疾病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