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传染科 > 伤寒 > 伤寒治疗

伤寒的传播途径都有哪些

伤寒的传播途径都有哪些

伤寒作为我们日常中非常熟悉的一种疾病,其传染性的可怕也是我们所忌惮的。所以能够了解这种疾病的传播方式,我们就能在日常中对其进行有效的预防,保证自己和家人远离这种疾病。现在我们就咨询一下专家伤寒的传播途径都有哪些。

(1)水源:水源污染是本病传播的最重要途径,并常常是造成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带有伤寒杆菌的粪便,以各种方式污染饮用水,例如污染井、河、湖、塘、泉水等,或甚至自来水亦偶可受染。在给水系统不完善的农村或城镇中,水源污染较易发生。加强水源管理是控制本病的重要措施。

(2)食物:伤寒杆菌在食品中能短期保存,在乳、蛋、肉类以及豆制品中,甚至能够繁殖;饮食行业中的带菌者或轻症患者,可污染食物;不洁水也可污染食物,引起食物型暴发流行。加强饮食卫生管理同样是控制本病的重要工作。

(3)日常生活接触:通过患者或带菌者的手或被污染的生活用具、环境而传播。在散发病例的发生中,这种传播方式起重要作用。

(4)苍蝇、蟑螂媒介:苍蝇可通过体表携带、粪便排菌等方式污染食物。蟑螂亦可以机械性携带病原菌而传播本病。

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病毒感染

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亦可有持续发热、头痛、白细胞数减少,与早期伤寒相似。但此类患者起病较急,多伴有上呼吸道症状,常无缓脉、脾大或玫瑰疹,伤寒的病原与血清学检查均为阴性,常在1 周内自愈。

2.疟疾

各型疟疾尤其恶性疟疾易与伤寒相混淆,但疟疾每天体温波动较大,发热前伴畏寒或寒战,热退时多汗,脾较大质稍硬,贫血较明显,外周血及骨髓涂片可发现疟原虫。用有效抗疟药治疗迅速退热,抗生素治疗无效。

3.钩端螺旋体病

本病的流感伤寒型在夏秋季流行期间极常见,起病急,伴畏寒发热,发热呈持续型或弛张型,与伤寒相似。患者有疫水接触史,眼结膜充血,全身酸痛,尤以腓肠肌疼痛与压痛为着,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等;外周血白细胞数增高,血沉加快。进行有关病原、血清学检查即可确诊。

4.急性病毒性肝炎

急性黄疸型肝炎的黄疸前期有发热、全身不适、消化道症状、白细胞减少或正常,不易与伤寒相区别。但此病患者每于病程第5~7 天出现黄疸,体温亦随之回复正常,肝大压痛,肝功能明显异常,可通过病毒性肝炎血清学标志检查而确诊。此外,伤寒并发中毒性肝炎亦每易与病毒性肝炎相混淆,但前者肝功能损害相对较轻,有黄疸者在黄疸出现后仍发热不退,并有伤寒的其他特征性表现,血培养伤寒杆菌可为阳性,随着病情好转,肝大及肝功能较快恢复正常。伤寒病的极期(第2 周)以后,须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伤寒的病毒可以通过水,食物,苍蝇虫子和日常的接触等方式传染给我们,所以为避免这种疾病的发生,我们一定要在日常中注意做好自身卫生,保持生活的环境卫生清洁。此外为了避免我们在生活中对这种疾病出现判断错误,还应了解用易于这种疾病相混淆的其他疾病,并学会对其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