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保健 > 专题 > 音乐治疗

音乐治疗心理疾病是需注意的问题

音乐治疗心理疾病是需注意的问题

1、 音乐治疗在心理治疗过程中的主、辅关系
心理疾病在未发展到出现精神疾病或其它生理疾病症状之前,音乐治疗可以作为心理治疗的一种主要手段,而在这之后,音乐治疗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来使用。否则,就会出现过分夸大或过分削弱音乐治疗作用的现象。而任何一种武断的学说,都会违背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影响音乐治疗学的科学、健康的发展。因此,作为一种古老而又年轻的心理治疗方法,我们在运用音乐治疗手段服务于人们的身心健康时,有必要从被治疗者不同背景、不同角度、不同个案来客观、合理、科学的分清音乐治疗在这一过程中的主、辅关系。
2、在音乐治疗过程中的主动介入和被动接受
在一些医疗单位,音乐治疗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使用时,由于治疗师对音乐曲式、和声、复调的认识理解不够,导致无法准确地选用与患者情绪相对应的音乐来治疗,大大削弱了音乐治疗的效果。有的以医学为主要专业背景的治疗师,无法从音乐心理学的角度引导患者参与音乐活动,往往会造成音乐在治疗过程中的主动介入而被动接受的局面。这一问题希望能引起有关单位的重视。
3、盲目的“音乐处方”给音乐治疗效果带来不确定因素
单纯的以为轻松、自如、舒展的音乐可以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低沉、缓慢的音乐可以治疗焦虑情绪;积极、欢快的音乐可以治疗自闭症及人际交往障碍等等,为患者开音乐处方,把对音乐治疗的理解只停留在缓解、放松人的情绪层面上,这种认识误解了音乐治疗的概念,在没有专业音乐治疗师的指导下盲目运用,模糊了音乐减压和治疗的方法,会给患者的治疗带来一些不确定的因素。
4、制定治疗方案和选用治疗音乐时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1)音乐治疗的时间,每次不宜过长或过短,一般每次时间掌握在一到二小时之间,个别特殊情况要根据患者的具体实际及治疗效果而定。
(2)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内在感受和外在表现。
(3)注意插入暗示语言的时机。
(4)治疗过程中,所用音乐形式、内容应根据患者互动的适应情况及时调整变换。
(5)在患者出现异常情绪反应时及时终止音乐治疗。
(6)治疗师如遇到问题较严重且自己解决不了的个案时,应及时采取转介方式处理,以免延误患者病情,防止出现其它意外事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