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保健 > 专题 > 音乐治疗

怎样用音乐治疗心理疾病

怎样用音乐治疗心理疾病

人们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来自学习、工作、恋爱、婚姻、家庭、社会活动方面的压力以及遇到生老病死、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问题,都会产生不同的心理问题。一般的心理问题可以通过自己情绪的调整或随着时间、环境、身体健康状况等因素的改变而恢复正常。对于一些自己解决不了的心理问题,则需要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否则就会因心理疾病导致发生精神疾病或其它生理疾病。运用音乐治疗心理疾病,在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音乐治疗运用的方法与技巧
音乐治疗的方法与技巧多种多样,在具体的运用上,会受到治疗师的差异、被治疗者的不同情况以及治疗条件和环境的影响。大体分为四类:
1、聆听法:也有人称之为“接受式疗法”。治疗师在被治疗者音乐聆听音乐的过程中,通过运用讨论聆听内容、音乐冥想、音乐情绪转移等方法,让被治疗者的情绪和音乐情绪产生共鸣,从冥想中自觉调整不良情绪走向积极、乐观的方向,以达到改变其认知的目的。
2、即兴法:通过让被治疗者参与即兴的乐器演奏、心理音乐短剧、即兴的音乐创作等方法,直接表达出其心理活动及感受,便于治疗师准确把握被治疗者的真实情绪,引导治疗心理疾病。此法尤其适合有语言障碍的心理问题者。
3、再造法:在治疗师的带领下,被治疗者根据自己的喜好、能力,参与力所能及的音乐表演,自己用唱歌、节奏或曲调的模仿、乐器演奏等方法,以达到宣泄、转移和改变情绪的目的。
4、创作法:治疗师协助被治疗者参与一定程度的音乐、心理剧、歌词、音乐节奏等创作,通过感官刺激,击发、唤起其相关的有助于治疗的情绪。
(二)常见心理疾病的音乐治疗
心理问题没有任何一个标准的样本,因人而异。对被治疗者心理问题的性质确定,一般采用心理量表测试、心理测试软件、观察、交谈等方式,有些人是属于单一的心理问题,有的则是多种心理问题的并发症,这需要治疗师在运用各种方法分析、判断问题时一定要有足够的洞察力,只有准确地掌握了存在的问题之后,才能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治疗方案。
1、抑郁症
抑郁发作常伴有以下症状反应:(1)兴趣丧失、无愉快感;(2)精力减退或疲乏感;(3)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4)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内疚感;(5)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6)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7)睡眠障碍;(8)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9)性欲减退。
抑郁症的音乐治疗:由于抑郁症患者情绪沉闷,主动参与音乐活动的意识不强,所以比较适合采取聆听式方法进行治疗。治疗开始时可选用和患者情绪对应的抑郁型音乐,让患者在音乐中感受到另外有种和自己遭遇相近的情绪的存在。然后选用叙述性冥想音乐,在治疗师的暗示下,让音乐帮助患者体会到真实的抑郁情绪的背景所在。后期选用明朗、开阔、积极的音乐,让患者和音乐情绪一起走向积极、乐观的境地。
2、焦虑症
焦虑症的患者的反应:(1)情绪不稳、坐立不安;(2)莫名紧张、慌乱;(3)害怕、恐惧;(4)时有心慌、出汗现象;(5)有明显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运动性不安。
焦虑症的音乐治疗:对焦虑症患者可以使用聆听法和再造法对其进行治疗。使用聆听法时可先用催眠音乐让患者安静下来以后,再用和其症状、情绪相似的焦虑型音乐引导唤起同感,使患者在音乐意境中找到克服不了的问题所在;使用再造法时,可引导患者进行一些打击乐的练习,让其感受节奏的紧张刺激之后,舒缓、稳定焦虑的情绪。
3、恐怖症
恐怖症的表现:是指对某些事物或特殊情境产生十分强烈的恐怖感。常有(1)社交恐怖;(2)旷野恐怖;(3)动物恐怖;(4)疾病恐怖;(5)不洁恐怖;(6)登高恐怖;(7)黑暗恐怖;(8)雷雨恐怖、外伤及出血等。
恐怖症的音乐治疗:可先采用即兴治疗方法,通过患者和治疗师一起参与即兴的MIDI音乐(电脑、电子合成器制作的数字音乐)制作或利用相关的模拟音效,制造出比如恐怖、雷声等,让患者感受、感悟、接受自然界客观存在的恐怖景象,使之能坦然地应对恐怖的存在。然后,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编排、制作出治疗音乐,用聆听法对其进行近一步的治疗。
4、强迫症
强迫症的反应:它是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心理症状。(1)强迫疑虑;(2)强迫回忆;(3)强迫性苦思竭虑;(4)强迫性对立思想;(5)强迫洗手、强迫计算、强迫性仪式等强迫性意向动作。
强迫症的音乐治疗:可先选用一些安静、柔和的音乐,用聆听法让患者的情绪得到稳定,再根据其存在的具体不良情绪,编制出能引起患者同感的音乐,让患者的情绪在音乐世界里感受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在情绪得到充分的宣泄并产生寻求改变愿望的时候,把音乐更换成上进、开明、辽阔型内容,引导患者感受积极、美好的现实生活,领悟人生的意义,走出心理误区。
5、自闭症
自闭症的表现:多是在学习、工作、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受到挫折后,由于过多自我否定而产生一种孤独、自卑心理。(1)封闭内心、逃避现实;(2)谨小慎微;(3)多愁善感;(4)行为畏缩、瞻前顾后;(5)心理承受能力差等。
自闭症的音乐治疗:可采用创作法和再造法,让患者被动或主动参与到音乐群体治疗中来,结合合唱练习、心理短剧表演、乐器合奏等形式,让患者在参与群体活动过程中,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体会到与人合作并和谐相处的意义。协助患者尽快摆脱心理困境,恢复正常的心理状态。
6、食欲障碍
饮食障碍的反应:是一种影响到身心健康的饮食行为异常表现。(1)为减肥过度运动;(2)引吐、导泻;(3)暴饮暴食;(4)厌食;(5)禁食。
食欲障碍的音乐治疗:通过再造法,在治疗师的引导下让患者参与一些音乐创作,使其体验人为造成的不和谐声效,对人身心造成的不良影响,当患者出现一种本能的对自然、规律的渴望、需求时,再通过聆听法,让其感受大自然客观存在的天然景观的和谐美,从而引导被治疗者恢复正常的饮食规律和习惯,改变患者的身心健康状况。
7、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的表现:因心理因素导致的非器质性睡眠与觉醒类有(1)难以入睡;(2)多梦;(3)嗜睡、早醒;(4)疲乏;(5)睡后不易醒、醒后不不适感;(6)白天困倦。
睡眠障碍的音乐治疗:用聆听法听一些催眠音乐,可以稳定患者在睡眠时的不良情绪,有助于恢复其平静的情绪,再配合一些神经调节音乐操,会对患者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推荐阅读:什么是心理疾病 从“心理问题”到“心理疾病

正确对待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口腔疾病可能会导致心理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