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的刷牙方法导致口腔疾病

错误的刷牙方法导致口腔疾病

实际上刷牙是很有讲究,错误的刷牙方式可能会引起很多的口腔问题,甚至会导致口腔疾病,每年都有爱牙日,这对口腔疾病的预防和保健,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强化了人们对口腔的保健意识。

错误刷牙方式引起口腔多种问题

在与口腔医生的沟通中记者了解到,对于口腔保健的首要准则,就是坚持健康有效的刷牙方式。大多数人能坚持早晚刷牙,且每次刷牙能保证1—2分钟。但这样的刷牙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每次3分钟的刷牙时间,才是有效的。并且要勤换牙刷,坚持3个月换一次,减少残留在牙刷中的细菌进入口腔的二次污染。

在了解中发现,大部分市民,错误的刷牙方式导致牙缝稀疏,牙龈萎缩,牙釉质磨损等问题的发生。专家指出,刷牙要科学合理,并不是用力越大越好,也不是用的牙刷越高级越好,而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最好选择软毛的牙刷进行护齿。

刷牙要竖着刷上下牙顺着刷

专家指出正确的刷牙方式能延长牙齿的使用寿命。首先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保健牙刷;将牙刷放在牙龈和牙齿交界处,与牙面成45度角,使刷毛进入牙缝和牙龈沟。要把每个牙齿的内、外及咬合面都刷到,不要有遗漏;刷上牙时,从上往下刷;刷下牙时,从下往上刷;刷牙齿咬颌面时,前后来回刷;每一颗牙齿至少刷五次,里里外外都要刷。

同时采用有效的刷牙动作。如水平颤动法:短距离水平颤动,颤动幅度不超过半个牙面,每个部位颤动约8次;转圈法:在牙面顺时针或逆时针画圈移动;要顺着牙缝刷,避免用力横刷;轻轻刷刷舌头,清除舌头上的细菌,保持口气清新。

最常用的刷牙方式叫竖刷法。这种刷牙方法是上牙从上往下刷,下牙从下往上刷,上下牙列面来回刷。每个部位要重复刷8-10次,全口牙刷干净需3分钟。

随着冬天的到来,烫羊肉、喝热汤、吃热食成了不少人的选择。专家表示,食物吃得太烫,可能会让人口腔出现溃疡等疾病,适宜的进食温度是10℃~40℃左右。

在重庆市沙坪坝区某外企上班的周炜,常跟同事吃火锅、烫羊肉,弄得口腔里起了不少泡,痛得无法吃东西。专家称,事实上,像周先生一样的患者不在少数,较之前增加了两成左右。因为口腔溃疡,有的患者甚至连喝水都困难,不得不来医院就诊。寒冬时节进食过热会损害口腔健康。

冬季因为饮食过热造成口腔溃疡的病例呈高发趋势。正常情况下,*口腔和食道的温度多在36.5℃~37.2℃。烫火锅汤锅时,食物的温度大多会在60℃~70℃之间,这个温度不仅会烫坏口腔,造成起庖、溃烂等口腔病症,还可能烫坏食管黏膜,长期下来还会形成慢性炎症,严重的还可能会形成恶性病变,引发食道癌。

日常饮食中,适宜的进食温度是10℃~40℃左右,千万不要贪图“趁热吃”,刚煮好的食物最好先凉一凉再入口。同样的,人们在饮水时也应该讲究温度。最好饮用不超过40℃的温水,因为过烫的水会强烈刺激口腔环境,甚至可能烫伤口腔黏膜。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应该尽量少吃一些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这样可以保护牙齿,并多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养成正确的刷牙习惯,就能有效预防食物对口腔造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