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个错误心理

乙肝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个错误心理

目前乙肝发病率越来越低,但谈起乙肝,大部分人还是持一种怀疑态度,认为乙肝是一种百分之百的传染病,歧视乙肝患者,更有甚者拿乙肝的传染性跟非典相提并论,觉得乙肝会像非典那样通过周围的环境、空气传播。

经常有乙肝患者到网上、医院咨询乙肝应该做哪些检查。近日,河南健康网记者就上述问题采访了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肝病科主任王智卿博士。

王智卿博士说,乙肝患者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一些检查,以免浪费时间和金钱。乙肝五项检查是用来粗略估计乙肝病毒感染状况的初步检查。

乙肝五项检查的具体内容

表面抗原: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它的出现常伴随乙肝病毒的存在,所以它是已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

表面抗原抗体:是针对表面抗原产生的抗体,目前用于乙肝预防接种的疫苗就是针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来设计的。

е抗原:是与乙肝病毒复制相关的蛋白质,滴度高低与病毒含量和病毒复制、繁殖相关。

е抗体:是*感染乙肝病毒后,*内针对乙肝病毒е抗原产生的抗体,е抗体出现意味着病毒复制能力下降。

核心抗体:病毒慢性化和急性恢复期的标志,是机体针对体内病毒核心蛋白产生的抗体。

近日,一名20岁的年轻小伙在母亲陪同下来到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打乙肝疫苗,经医务人员检查,该小伙是乙肝2、4、5(表面抗体、e抗体、核心抗体)阳性。

乙肝恢复期 不用打疫苗

王智卿博士介绍,针对乙肝2、4、5阳性患者,属于乙肝恢复期,不用注射乙肝疫苗,可应用一些增强免疫的药物。但其母亲坚持注射乙肝疫苗,究其原因,该小伙说,父亲在半年前的一次感冒打点滴过程中,肚子胀,腿肿,经诊断首次发现患有肝腹水,从那以后,家中就像把父亲隔离一样,不跟父亲同用餐具、同吃一锅饭,经过治疗后,现在其父亲已完全恢复,也能正常工作,其母亲就是由于这个原因才坚持让他来医院注射乙肝疫苗的。

注射乙肝疫苗 预防效果好

我国国内有十几亿人口,几乎十个人里有八个曾感染过乙肝病毒,但大多数无明显临床症状并已自愈,只有少数一部分会慢性化。王智卿博士说,1996年开始,我国全民就开始接种乙肝疫苗,婴儿一出生就接种乙肝疫苗。青年群体流动性大,易感染,2003年,国家规定所有青年群体接种乙肝疫苗。目前乙肝易感人群大大减少,乙肝发病率也在逐渐降低。

正确认识乙肝的传播途径 远离歧视

王智卿博士说,现在招工、上学体检,国家都有明文规定不检查乙肝这一项,目的就是为了避免乙肝患者受歧视,以防周围人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乙肝患者。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或使用血制品感染,日常生活中的亲密接触传播,以及性传播。家庭中简单的共用餐具、生活中的接触、说话、握手等都不至于引发乙肝传染。

王智卿博士提醒:生活中一定要正确认识乙肝的传播途径,避免对乙肝患者歧视,一旦检查患有乙肝应及时就诊,防止病情恶化引发肝腹水,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