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热三伏天 这些食物帮你驱走高温

酷热三伏天 这些食物帮你驱走高温

炎炎夏日,酷暑难当,很多人有昏昏欲睡、口干舌燥、心烦多汗、食欲不振等症状出现,要解除这些症状,就得从饮食方面注意多食清淡解暑食物。怎么吃呢?可通过对瓜果蔬菜、冰品凉品的巧妙摄取,只要补充适当,就可以起到解暑清热的作用,消除或缓解炎夏带来的不适。

1、苦瓜:味苦、性寒,归心、脾、胃经。可清热利湿,解毒明目。有人把西瓜当成夏日解暑的珍宝,其实从理论上说最开胃爽口、祛暑清心的瓜类食品却是苦瓜。我国民间自古就有“苦味能清热”、“苦味能健胃”的经验之谈。中医认为,苦瓜味苦、性寒冷、能清热泻火。苦瓜的微苦滋味,吃后能刺激*唾液、胃液分泌,使食欲大增,清热防暑,因此,夏食苦瓜正相宜。用鲜苦瓜捣汁或煎汤,对肝火目赤、胃热烦渴、胃脘痛、湿热痢疾,皆为辅助食疗佳品。苦瓜泡制的凉茶,饮后消暑怡神。

夏天要想借助苦瓜来解暑的话,最好生吃。生吃苦瓜不苦,关键是切开后去籽的时候,一定要将籽外面的白瓤刮干净,这样苦瓜就不会苦了。

2、丝瓜:味甘;性凉 清热化痰;凉血解毒。历代医药典籍和《本草纲目》皆说丝瓜能“清热利肠”。暑天吃些丝瓜汤,能消暑解热。做汤时烹煮时间不宜长,最好能保持丝瓜的鲜绿色泽。丝瓜皮和丝瓜花一起熬水代茶,也有防暑解热之效。

保健食谱

(1)烧丝瓜 丝瓜800克,水发香菇50克,姜汁适量。先将水发香菇去蒂洗净,丝瓜去皮洗净切片;锅烧热,加入生油,用姜汁烹,再加丝瓜片、香菇、料酒、精盐、味精,煮沸至香菇、丝瓜入味,用湿淀粉勾芡,淋入麻油,调匀即成。此菜肴具有益气血,通经络的功效。适用于妇女产后乳汁不下,乳房胀痛等病症。

(2)西红柿丝瓜汤 丝瓜1根,西红柿2个,香葱花适量。先将西红柿洗净,切成薄片,丝瓜去皮洗净切片;锅中放人熟猪油烧至六成热,加入鲜汤500毫升烧开,放人丝瓜片、西红柿片,待熟时,加胡椒粉、细盐、味精、葱花调匀起锅。此汤味美鲜香,具有清解热毒,消除烦热的功效。暑热烦闷,口渴咽干者服之有效。

(3)炒丝瓜 丝瓜250克。先将丝瓜去皮洗净切片,锅置火上,放油少许,烧至六成热,倒人丝瓜煸炒,待丝瓜熟时加精盐少许即成。此菜肴清淡可口,具有清热利湿,化痰止咳的作用。尤适应于痰喘咳嗽,热痢,黄疸患者服食。

3、茶水

性凉,味甘苦,是清热除烦、消食化积、通利小便的排毒卫士。

功效:对醒脑提神、清目、消暑解渴的功效尤为显着,茶叶富含一种生物性物质——茶多酚,具有解毒作用。茶多酚作为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可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用于保健强身和延缓衰老。

适合症状:茶有明显的防癌抗癌作用,坚持饮茶有防止肿瘤产生的积极功效。

茶叶中富含钾元素,既解渴又解乏。美国的一项研究指出,喝绿茶还可以减少1/3因日晒导致的皮肤晒伤、松弛和粗糙。据英国专家的试验表明,热茶的降温能力大大超过冷饮制品,乃是消暑饮品中的佼佼者。

4、陈醋:夏季人们饮水较多,胃酸相应减少,使食欲减退。适量食醋可增加胃酸的浓度,生津开胃,帮助消化。如果在烹调时加些醋,可使胃酸增多增浓,从而增加食欲。夏季是肠道传染病流行季节,吃醋还能提高胃肠道的杀菌作用。另外,如在烹饪时加入几滴醋,就会减少蔬菜中维生素C的损失,而且有利于食物中铁的吸收。

醋不宜大量饮用,尤其是患有胃溃疡,且胃酸分泌过多的病人,更要避免食醋。因为过量食醋,会使胃环境中的酸性加强,对胃黏膜造成损伤。吃羊肉时也不宜食醋,否则会削弱两者的食疗效果,并可产生对*有害的物质。

由于醋为酸性物质,在服用红霉素、磺胺类等西药时须忌食醋,磺胺类药物在酸性条件下容易形成结晶,故服用此类药物时更要特别注意。因醋有收敛之性质,在服用“解表发汗”的中药制剂:如复方银翘片、藿香正气片、羚翘感冒片、桑菊感冒冲剂、感冒清热冲剂时,不宜吃醋。有些人将醋当成治病的“万能药”,是错误的观念,过度吃醋也有可能会破坏*酸碱平衡。总之,“物无美恶,过则为灾”。

5、茄子:味甘、性凉,入脾、胃、大肠经; 具有清热止血,消肿止痛的功效;用于热毒痈疮、皮肤溃疡、口舌生疮、痔疮下血、便血、衄血等。中医学认为,茄子属于寒凉性质的食物。所以夏天食用,有助于清热解暑,对于容易长痱子、生疮疖的人,尤为适宜。消化不良,容易腹泻的人,则不宜多食,正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 所说:“茄性寒利,多食必腹痛下利。” 《滇南本草》记载,茄子能散血、消肿、宽肠。所以,大便于结、痔疮出血以及患湿热黄疸的人,多吃些茄子,也有帮助,可以选用紫茄同大米煮粥吃。《本草纲目》介绍,将带蒂的茄子焙干, 研成细末,用酒调服治疗肠风下血;《滇南本草》主张用米汤调服, 更为妥当,因为肠风下血和痔疮出血,都不宜用酒。 把带蒂茄子焙干,研成细末,更常作外用。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茄子中丰富的维生素P,可增强细胞间的粘着能力,能防治微血管脆裂出血和促进伤口愈合。因此,常吃茄子可防治脑溢血、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病症,对慢性胃炎等也有一定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