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的中药治疗方
(一)
【辨证】湿热。
【治法】凉血清热,解毒利湿,活血止痛。
【方名】三紫汤。
【组成】紫草10克,紫参15克,紫花地丁30克,车前子10克,茯苓皮15克,甘草10克,细木通6克,元胡9克,大青叶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秦发中方。
(二)
【辨证】肝气郁结,郁久化火,兼挟湿热。
【治法】清热利湿,活血解毒止痛。
【方名】四味胶囊。
【组成】龙胆草50克,板蓝根50克,当归100克,元胡50克。
【用法】以上各药共研细末装入胶囊,每个胶囊含生药0.5克。每次服2-6程,每日3次。
【出处】许耀芳方。
(三)
【辨证】湿热郁蒸,气滞血瘀。
【治法】清热解毒,化瘀行气止痛。
【方名】解毒止痛灵。
【组成】黄芩10克,连翘20克,板蓝根25克,元胡25克,僵蚕20克,柴胡15克,香附15克,川楝子15克,薄荷15克,陈皮15克,甘草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另外可外涂2%龙胆紫,6天为1疗程。
【出处】姜耀武方。
(四)
【辨证】火毒内蕴血分。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散血,透疹。
【方名】虎杖解毒汤。
【组成】虎杖15克,板蓝根20克,丹皮13克,赤芍13克,蝉蜕10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蒋森方。
(五)
【辨证】湿热内蕴,感受毒邪,湿热毒邪搏结,壅滞肌肤所致。
【治法】清热解毒祛湿。
【方名】马齿苋解毒汤。
【组成】马齿苋15克,大青叶15克,紫草15克,败酱草15克,黄连10克,酸枣仁10克,煅龙牡30克(先煎)。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出处】李林方。
(六)
【辨证】肝火妄动,湿热蕴结,风热外感引发。
【治法】平泄肝火,清化湿热,佐散风热。
【方名】龙胆泻肝汤加减。
【组成】柴胡6克,龙胆草9克,板蓝根30克,生甘草3克,荆芥6克,赤白芍各9克,车前子9克,炒牛子9克,青黛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孙冀真方。
(七)
【辨证】邪毒蕴结肌肤。
【治法】清解邪毒。
【方名】三粉擦剂。
【组成】雄黄10克,明矾10克,琥珀末3克。
【用法】三种药物共研成细粉,用凉开水调如稀糊浆,以新羊毛刷蘸之擦患处,随干随擦。
【出处】王渭川方。
(八)
【辨证】肝火内郁,湿热外侵,结于肌肤。
【治法】清火解毒。
【方名】雄蚣膏。
【组成】雄黄9克,蜈蚣3条(瓦焙)。
【用法】分别研为细末,混合均匀,香油调涂患处,每日3次。
【出处】王法昌方。
【辨证】湿热。
【治法】凉血清热,解毒利湿,活血止痛。
【方名】三紫汤。
【组成】紫草10克,紫参15克,紫花地丁30克,车前子10克,茯苓皮15克,甘草10克,细木通6克,元胡9克,大青叶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秦发中方。
(二)
【辨证】肝气郁结,郁久化火,兼挟湿热。
【治法】清热利湿,活血解毒止痛。
【方名】四味胶囊。
【组成】龙胆草50克,板蓝根50克,当归100克,元胡50克。
【用法】以上各药共研细末装入胶囊,每个胶囊含生药0.5克。每次服2-6程,每日3次。
【出处】许耀芳方。
(三)
【辨证】湿热郁蒸,气滞血瘀。
【治法】清热解毒,化瘀行气止痛。
【方名】解毒止痛灵。
【组成】黄芩10克,连翘20克,板蓝根25克,元胡25克,僵蚕20克,柴胡15克,香附15克,川楝子15克,薄荷15克,陈皮15克,甘草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另外可外涂2%龙胆紫,6天为1疗程。
【出处】姜耀武方。
(四)
【辨证】火毒内蕴血分。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散血,透疹。
【方名】虎杖解毒汤。
【组成】虎杖15克,板蓝根20克,丹皮13克,赤芍13克,蝉蜕10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蒋森方。
(五)
【辨证】湿热内蕴,感受毒邪,湿热毒邪搏结,壅滞肌肤所致。
【治法】清热解毒祛湿。
【方名】马齿苋解毒汤。
【组成】马齿苋15克,大青叶15克,紫草15克,败酱草15克,黄连10克,酸枣仁10克,煅龙牡30克(先煎)。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出处】李林方。
(六)
【辨证】肝火妄动,湿热蕴结,风热外感引发。
【治法】平泄肝火,清化湿热,佐散风热。
【方名】龙胆泻肝汤加减。
【组成】柴胡6克,龙胆草9克,板蓝根30克,生甘草3克,荆芥6克,赤白芍各9克,车前子9克,炒牛子9克,青黛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孙冀真方。
(七)
【辨证】邪毒蕴结肌肤。
【治法】清解邪毒。
【方名】三粉擦剂。
【组成】雄黄10克,明矾10克,琥珀末3克。
【用法】三种药物共研成细粉,用凉开水调如稀糊浆,以新羊毛刷蘸之擦患处,随干随擦。
【出处】王渭川方。
(八)
【辨证】肝火内郁,湿热外侵,结于肌肤。
【治法】清火解毒。
【方名】雄蚣膏。
【组成】雄黄9克,蜈蚣3条(瓦焙)。
【用法】分别研为细末,混合均匀,香油调涂患处,每日3次。
【出处】王法昌方。
相关文章
-
女人皮肤有这3个特点,皮肤科医生建议“少”护肤有很多的女性朋友们在皮肤敷,上面出现了这三个特点的话,皮肤科的医生也是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非常多的危害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
-
鼻子旁边长痘痘很痛的原因 这几个习惯不容忽视当中有很多的青少年的时期,在我们平时的时候都会出现一些青春痘这样的现象,那么你知道吗?有很多的青少年在鼻子旁边,长痘痘,
-
等到睡前才洗澡?皮肤科专家不推荐你这么做晚上洗澡这是很多人在上床前的一个习惯,而还有一些人总是要等到睡前才去洗澡,洗了澡之后直接去睡觉,但是皮肤科的专家告诉你,
-
皮肤过敏护理方法有哪些皮肤过敏人群应该要了解引起的原因,最好不要使用刺激性的化妆品,平时不要吃容易引起皮肤过敏的食物,应该要多吃清淡的食物,多
-
皮炎的护理方法有哪些皮炎患者应该要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不要吃容易引起皮肤过敏的食物,最好不要吃刺激性较强的食物,少吃生冷食物,不宜吃油炸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