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病防治的几大误区

慢性肾病防治的几大误区

慢性肾病是一种慢性病,也是一种很难治愈的疑难杂症,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防治呢?下面我们就来讲一讲预防慢性肾病的几大误区。

误区1 体检无需查肾功

肾脏病的发生并不是突然的,只是患者没有发现而已,因此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可以早期发现肾脏疾病。

以下情况可能是早期肾病的信号,应及时就医:小便泡沫多,长久不消失,说明尿液中排泄的蛋白质较多;尿变色,呈浓茶色、洗肉水样、酱油色或浑浊如淘米水,说明里面可能有红细胞或白细胞;尿量过多或过少;夜尿增多,正常人在60岁以内一般不应该有夜尿,如果年轻人夜尿增加,很可能是肾脏功能不良的早期表现;早晨起床后眼皮或脸部水肿;无明确原因的腰背酸痛等。

误区2 肾病就是肾虚

很多人将慢性肾脏病与中医的肾虚相混淆。中医的肾与西医肾脏的概念内涵差别巨大,许多非肾脏疾病也可划入中医的肾虚范围,而许多中医的肾虚患者并没有慢性肾脏疾病。这可以说是我国公众对慢性肾病认识的一个误区。

误区3 肾病是不治之症

肾病绝对不是不治之症,尤其是早期肾病,完全可以通过改善生活方式,积极防治相关疾病,使病情很好地得到控制。一般来说,如果每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速度控制在4毫升/分钟/1.73平方米以内,即可获得满意的生活质量。

但许多病人发现肾功能下降后就特别害怕,总是在想“我还能活多久”,“我还能工作、运动吗”?有的人病急乱投医,结果导致肾功能出现不可挽回的进行性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