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妇女保健面面谈
俗话说:“人过四十天过午。”这句话若单就*的生理变化而言,还是有道理的。特别是女性,除了和男子一样具有社会工作的分工外,还为人类的繁衍、生命的延续,承受了为男子所没有的生理负担,付出了巨大的劳动和牺牲。在进入中年乃至老年以后,身心健康又面临着一定的威胁和挑战。因此,她们理应受到更多的关怀和尊重。而女性本身,也有必要对自己这一时期的生理、病理以及卫生保健等方面的知识有所了解。本文因限于篇幅,只能做些简单介绍。
首先谈中年。中年是人生历程的中间阶段,有人认为是指30~50岁这段时期,世界卫生组织则提出,44~59岁为中年人。如果按照这一年龄组来划分,那么,中年女性在生理上正处于“围绝经期”。绝经期是指最后一次来月经的时期,在绝经期前后的2~3年这段时间,即围绝经期,也是人们习惯说的“更年期”。
更年期是卵巢功能逐渐衰退,直至完全消失的一个生理变化阶段。其间,雌激素的分泌也会随之递减,并渐趋终止。这就导致了生殖器官以及凡是具有雌激素受体的组织和器官,都会发生退行性变化,从而引起躯体出现一系列症状。综合起来,就叫“更年期综合征”,现在则称之为“绝经综合征”。顾名思义,说明绝经是更年期的一个重要标志。至于绝经的年龄,现代医学认为,自然绝经的平均年龄是49.5岁。据《内经》的记载,女子“七七”(49岁),由于“天癸竭”,可使“地道不通,形坏而无子”。“天癸”是由肾精所产生的一种物质,它与生殖功能的成熟和衰竭密切相关,故天癸虚竭,可致月经终止(地道不通),形体衰老,生育能力丧失。中西医学对绝经年龄的提法很相近。
绝经指的是最后一次月经,但人们很难预先知道哪一次月经是最后一次。多年来一直公认,年龄在45岁以上,超过12个月不来月经才算绝经。绝经虽然是更年期的明确标志,但在绝经前多数妇女都要经历一段或长或短的月经紊乱时期,现在将这段时期称为“绝经过渡期”。如月经周期由规律而变为提前或错后,有时数月一潮,有时2~3周一次;月经量时多时少,带经日期也长短不一,直至完全终止。也有的妇女月经一直很正常,突然停止不再来潮。不过这种突然绝经者很少见,绝大多数都表现为月经紊乱。
月经紊乱虽然是一个生理过程,但若症状严重也须进行治疗。特别是部分妇女由于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疾病(简称“功血”),由于出血量过多或时多时少,持续日久,甚至数月不止,可导致严重贫血。西医对本病的治疗,往往采取刮宫术,这既是一种诊断手段,也可以使出血量减少或停止。在排除子宫内膜的恶性病变后,则较多应用激素治疗。对顽固的大出血,如合并有其他情况,则考虑手术治疗。
“功血”属于中医“崩漏”病范畴,应用中药治疗常有较好的效果。但须辨证施治,切不可随便服用偏方、验方和调经止血药。中医治疗“功血”有三个步骤,即“塞流、澄源、复旧”。塞流,即迅速止血,是急则治标法;澄源,是针对出血的原因予以澄清源头,属于病因治法;复旧,则是善后调理,促其康复的巩固措施,属于缓则治本法。上述三法则在具体运用时,需要灵活掌握,有时要两法结合,唯情是举。病人在出血期间可以煮食黑木耳,并饮其汤,帮助止血;复旧期间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人参归脾丸”、“归芍地黄丸”等中成药,以助恢复。
更年期妇女除月经的变化外,也还会有其他的一些临床表现。如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引发的潮热、颊红,周身汗出,头晕眼花,胸闷心悸等;大脑皮层功能失调引起的失眠多梦,烦躁易怒或抑郁寡欢,记忆力减退等;代谢变化所致的身体发胖,血管硬化,以及骨质疏松,皮肤瘙痒,关节疼痛等。但是上述症状并不一定都出现,也并非同时出现,而且症状出现的早晚、程度的轻重、持续时间的长短等,也因人而异。中医认为,上述症状的出现主要与肝肾或心脾功能失调有关。并认为,大凡平时肝气郁滞,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或者反应敏感而强烈的妇女,其症状出现较早,程度也较重。大多数人则症状都比较轻,不会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也不需要治疗。少数病情严重的,经过治疗,一般症状都会逐渐消失。
但是,值得警惕的是,有些女科肿瘤特别是几种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往往在更年期明显提高。如宫颈癌的高发年龄为45~49岁,卵巢癌的高发年龄为50~60岁,乳腺癌的高发年龄为45~55岁。其原因,首先与卵巢功能衰退,内分泌功能失调有关。此外,长期的不良刺激,机体协调能力的失灵,免疫功能的低下,器官组织的异常变化等等,都是肿瘤的发病因素。更年期虽是癌瘤的肆虐时期,但却不是短期内形成的。因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预防和减少恶性肿瘤的发生,是有积极意义的。更年期并非衰老之年,只是生命历程中的一段必经之路,应该平静对待,切不要存有垂垂老态,“穷途末路”的悲观心态。正如行进中的列车转弯时容易出现颠簸一样,出现一些不正常的情况也是应有之事,不一定都会发展成严重的疾病。但在人过四十以后,切要注意精神和生活的调理以及卫生保健。诸如保持乐观情绪;多吃富含蛋白质、锌、铁、铜、维生素C和E的食物,不吸烟,少饮酒和浓茶;要劳逸适度,养成每日排便的习惯等等;要重视健康检查,以便有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经常保持会阴清洁,积极治疗生殖系和泌尿系的炎症等。
当*的各种生理功能开始衰退,特别是卵巢功能衰退以至消失时,人的老年期就已经开始,并持续到生命的终结。但老年期从什么时候开始,是受着诸多因素影响的。如营养、锻炼、疾病、身心负担等等,对促成老年的出现均有一定的影响。根据我国目前一般人的生存年限,将妇女的老年期定为65~79岁。80岁以上则为高年期。
老年妇女由于卵巢功能的消失以及各种器官功能的普遍下降,整个机体都发生衰退变化,显出“发苍苍,目茫茫”,皮肤松弛,行动迟缓的龙钟老态。同时生殖系统也发生退化现象。例如60岁以上的妇女,卵巢重量只有原来的一半,完全没有了分泌雌、孕激素的能力。子宫体积明显缩小,有的可缩至拇指大小。同时外阴萎缩,阴道变窄、变短,上皮菲薄脆弱,局部抵抗力大大减弱,细菌易于侵入引起炎症。因此,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就是阴道炎。其主要症状是阴道灼热感,白带稀或呈脓样,少数病人还有点滴出血和臭味。老年性阴道炎的治疗,无论应用中药或西药,都有很好的效果。
60岁以上的妇女,早已绝经,如果发生阴道不规则出血,称为“绝经后出血”。原因可能是良性疾病所致,也可能是恶性肿瘤的早期信号,两者的比例各占一半。因此,一旦发现下体出血,不论血量多少,连续出血还是间断出血,都必须引起重视,及时检查,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另外,60岁以上的老年妇女容易发生子宫脱垂。主要症状是,病人有小腹、阴道、会阴部位下坠的感觉,同时伴有腰酸,自觉有物从阴道脱出,走路或稍劳就更明显。轻度子宫脱垂应用中药及上子宫托,一般可以复位,严重的要根据病情采用其他疗法。
老年妇女为了预防疾病,增强体质,延长寿命,在卫生保健方面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 老年人因消化力差或牙齿松动,易发生便秘。故在饮食方面应多吃些粗粮做的稀、软饭,和煮得比较烂的菜、菜汤或水果。
2. 一般认为,约90%左右的老年妇女具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多出现在站立较长时,或咳嗽、打喷嚏及大笑时,但真正需要治疗的只占5%左右。一般尿失禁的治疗和预防,最简便的方法是及时排尿,每次相隔时间不宜太长。日常可作肛门收缩运动,自己使肛门一收一缩,每天练2~3次,每次10分钟。对脱肛也有效。
3. 注意保持外阴清洁,经常清洗外阴。如果患有外阴瘙痒,需早检查,弄清原因,不可乱用洗药或软膏涂搽。每天要换洗内裤,内裤要宽大,以防摩擦引起不适。
4. 老年是恶性肿瘤好发的年龄,因此,应该每年进行一次妇科检查,及时发现疾病,及时治疗。
-
女人这些妇科养生常识你得知道现在有很多女性朋友们都会出现一些妇科方面的疾病呢,那么女性朋友们出现妇科方面的症状,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的解决,才能够让我们
-
女人几岁绝经属正常现象有很多的人们并不知道我们的女性朋友们在平时决定的话,应该在几岁才是最正常的现象,是不是也是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非常大的困扰
-
月经过后怎么补血补气女人们在月经期间身体是比较虚弱的,而且在月经期间的饮食也是需要讲究一些的,比如说千万不能吃一些生冷的食物。如果在月经期间
-
女人阴道怎么保养?阴道保养注意6个细节大家都知道阴道对于女性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旦出现一些阴道上的炎症对于女性的健康来说也是有影响的,那么对于女性朋友来说,
-
附件炎的保健护理措施有哪些附件炎主要是细菌感染引起的,附件炎患者在月经期间要注意个人卫生,做好全面的护理工作,避免进行性生活,避免进行妇科检查,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