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高胆固醇成为冠心病元凶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近年来,我国冠心病患病在快速增长,且呈现年轻化态势。殊不知,高胆固醇正是冠心病的"元凶",而调查发现,我国近九成居民不知道每日应摄入的胆固醇量!
高胆固醇为冠心病"元凶"
胆固醇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根据流行病学研究,血浆胆固醇每升高1%,冠心病发生的危险性可升高2%。研究发现,北京居民在1984-1999年血脂胆固醇水平增加了24%,仅这一个因素就能解释77%的人群因冠心病死亡的结果。胆固醇升高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增加的罪魁祸首。
胆固醇也分“好坏”
专家告诉我们,胆固醇三分之一从食物中获得,当我们摄入太多含脂肪和胆固醇的食物时,血液中就会有很多的胆固醇。另外三分之二则是由*自身合成。
胆固醇分为高密度胆固醇和低密度胆固醇,前者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后者则会附着在血管壁上,一旦过量就会导致动脉硬化,因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又称“坏”胆固醇。
日摄入胆固醇不应超200mg
膳食营养是影响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而合理科学膳食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为了防止膳食胆固醇过多引起的不良影响,《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日摄入膳食胆固醇不宜超过300mg,如果是高血脂者,则应严格限制在200mg以内。
哪些人群应该查“坏”胆固醇
正常人血液内总胆固醇异常的临界值为5.18mmol/L。要预防和控制胆固醇超标,胡大一教授建议,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后女性,每年进行血脂检测。20岁以上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1次空腹血脂,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及其他高危人群,应每3-6个月测量1次血脂。在查胆固醇时,要重点查“坏”胆固醇。
另外,在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方面,应少吃蛋黄、肝脏类、油腻类、海鲜类食物,戒烟戒酒,坚持合理运动。
相关文章
-
床上干这6件事让你短命好几年在我们的生活中对于事物的处理都要分场合,不合场合的一些事情对于人的健康也是存在一些危害的,比如现在有一些人就常常把很多事
-
为什么落榜生会选择自杀高考已经结束,成绩也快公布,一年一度的高考,成为了很多人关注的问题,在高考揭榜时候很多的学生会出现自杀的现象,而且,每年
-
除夕七大习俗大盘点除夕夜在即,近期很多人已经从工作中抽身出来赶上回家的列车了,回到故乡,和家人一起过除夕,这已经是注入中国人骨髓的习俗了,
-
常穿“娃娃鞋”对脚伤害极大每个人都要穿鞋,鞋是保护脚部的关键。“娃娃鞋”是很多女性喜欢的鞋子款式。平底,鞋底又软,穿起来方便又舒服。但是今天小编就
-
大爱无疆凝聚力量 修正药业助援北京暴雨灾区献爱心7月21日,暴雨袭击京城,给人民群众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受灾区域的疾病传播几率也大大增加,灾后防疫工作刻不容缓。作为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