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保健 > 健康提醒

腹胀、腹痛竟是胃“没劲”了,怎么办?

腹胀、腹痛竟是胃“没劲”了,怎么办?

 

现代生活,条件好、节奏快、压力大,生活饮食不规律,很多人以为好吃好喝供上就算“补上了”,但却并不知道长期以往,肠胃被折腾的不堪重负——饭后上腹痛、饱胀、打嗝[1]……有研究曾对上述症状的782名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其中竟然有69%的患者长期被胃动力不足[2]影响,继而导致功能性消化不良。下面两则小故事,告诉大家胃动力不足所导致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怎样的症状。

胃“没劲”是什么样的?

今年28岁的好友小璐在互联网公司工作,生活作息没个正点,饿了随便吃口泡面对付下、困了趴办公桌上眯一会,不久,小璐就时不时觉得腹胀,腹痛。本以为是偶尔吃的不对造成的,殊不知,她的胃早就“没劲”了。

和她相反情况的王哥,喜欢在饭后来点水果给肠胃“补一补营养”,他认为饭后吃水果更加有利于食物消化,更容易促进营养吸收。而在一天饭后王哥的正常“水果时间”时,却见他咬了两口的苹果被扔在一旁,腹部胀痛的完全吃不下去……

显而易见,两位故事主人公均出现了“腹胀、腹痛”的胃动力不足症状,但这并不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唯一因素。只有深入了解胃动力不足的发病机制,才能有效针应对其导致的功能性消化不良,进行针对治疗。

胃“没劲”到底怎么了?

我们常说的胃动力不足,实际上是指「胃十二指肠运动功能紊乱」,主要表现餐后饱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另外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进食后胃的反应更加敏感,常常发生「腹痛」或「腹胀」的情况。[4]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胃动力不足呢?

原因一:运动功能障碍。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近端胃适应性舒张功能受损,顺应性下降。通俗来讲:胃动力不足的患者吃完饭后,食物全都窝在胃的前端过安检,胃作为一个安检口就开始工作变慢,这些食物因为不排队乱分布,最终引起患者餐后腹胀、早饱等症状。研究表明,胃的运动功能障碍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发病基础,约有40%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存在胃排空延缓,也有可能是与胃电节律紊乱有关。[2]

原因二:内脏高度敏感。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食后胃部因容纳食物而被动扩张,会产生严重的不适感。主要是因为胃动力不足的患者内脏高度敏感。常见的情况是:一个胃动力不足的患者和一个正常人,吃同样多的食物,很有可能胃动力不足的患者因为出现了上腹饱胀或疼痛、早饱等症状而早早的就会放下碗筷。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会在餐后出现一系列的不适症状。 [2]

只要知道胃动力不足的发病机制,就可以对症下药了,使用促进胃动力药物,即可明显改善与进餐相关的上腹部饱涨、腹痛、早饱等症状,让患者早日过上吃好喝好的幸福生活。

胃“没劲”又该怎么解决?

很多功能性消化不良即胃动力不足的患者,都很想摆脱各种不适症状,推荐使用最直接有效的就是促胃动力药——多潘立酮。它可增强胃蠕动,促进胃排空,从而缓解腹胀、腹痛等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3]。

1、吸收迅速,胃蠕动加强

多潘立酮口服后直接作用于胃肠壁,能被迅速吸收,直接与胃窦和十二指肠发生反应,促进长激素分泌。它的治疗原理是:当食物堆积在胃里、延迟排空时,就像安检口突然变得拥挤,这个时候需要工作人员通过排队、分流等方式疏散拥挤、加快通过,而多潘立酮恰恰扮演了这个安检口的工作人员。它会进行协调,增进胃肠道的蠕动和收缩,改善胃十二指肠蠕动的协调性,使堆积的食物从胃这个安检口通过,从而缓解腹胀、腹痛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状[3]。

2、缓解消化不良,效果显著

研究表明多潘立酮可以用于治疗由胃排空延缓、胃食道反流、食道炎引起的消化不良症,具有显著疗效。针对胃动力不足所引起的腹胀、腹痛等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的治疗,有明显效果改善[2]。对于胃动力不足的患者来说,这简直是一个福音!

3、安全保障,副作用极低

另外多潘立酮系苯并咪唑衍生物,是一种安全性极高的药物成分。由于对血-脑脊液屏障渗透能力差,对大脑不会产生副作用,进而也不会对精神和中枢神经系统的造成不良影响[3]。大可安心服用。

胃动力不足、胃排空延缓等消化不良患者,服用多潘立酮不失为一种快速缓解症状的高效良药,但长期服用情况下,仍需在医生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参考文献:

[1] 葛均波, 徐永健. 内科学.第8版[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2] 柯美云,等.中国消化不良的诊治指南.中华消化志.2007

[3] 多潘立酮片中文说明书. 2016.12.28修订.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

[4] 中国功能性消化不良专家共识意见;中华消化杂志2016年4月第36卷第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