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保健 > 健康提醒

家人必须要知道的七大服药常识

家人必须要知道的七大服药常识

当身体出现问题时,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吃药,认为吃药可以缓解身体不适,小编就是想告诉大家,照顾别人或者自己吃药的时候需要知道的七大服药常识。

1.服药加糖

中药讲究“四气五味”一般来说中药,特别是汤药都味重而且比较苦,服用时患者往往要加糖,其实大部分中药是不适宜加糖后再服用的。我们常吃的糖分为白糖和红糖。红糖为温性;白糖为凉性。所以根据药物的性状,凉性的药物可适当加一些白糖,热性的药物可加适量的红糖,这样才不会过于影响药效。

另外,有些中药恰恰是利用苦味达到药效的,因此就不能加糖。

因为苦味药能通过刺激末梢神经,反射性分泌唾液、胃液等体液,以达到调节身体机能的目的。糖或甜食会掩盖苦味、降低药效。

因此对于中药来说,

糖或甜食容易与药物中的很多成分发生反应,影响有效成分含量,降低药效。谨慎添加。

2.用饮料牛奶茶水送服

因为药味大,或想避免小孩子抗拒服药,采用牛奶、果汁、茶水、可乐等各种饮料送服。然而大多都会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极可能影响疗效,甚至导致危险。

例如用果汁或酸性饮料送服复方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药和黄连素、乙酰螺旋霉素等糖衣抗生素,会加速药物溶解,损伤胃黏膜,重者可导致胃黏膜出血;

送服氢氧化铝等碱性治胃痛药,会酸碱中和使药物完全失效;

送服复方新诺明等磺胺类药物,则降低药物的溶解度,引起尿路结石;

用茶送服治疗贫血的铁剂,茶中的单宁酸就会与铁结合,减弱疗效。

正确的方法是用温度适中的白水送药。

3.小孩硬灌

小孩都不愿意吃药,很多家长常捏孩子鼻子,强迫孩子张开口,而把药灌进去。这样很容易发生危险。小孩的鼻子被捏住,只能靠嘴巴呼吸,这时的溶液易呛进气管和支气管,轻则引起剧烈咳嗽,重则发生吸入性肺炎或药片堵塞呼吸道引起窒息,危及生命。

建议采用去病药将军,把药物包起来隔离与味蕾的接触,再给孩子吞服,如小孩不感兴趣可简单折叠出可爱造型的药包,吸引其轻松服下药包。

4.药粉装空胶囊中

中药粉中有三七粉、阿胶粉、鹿鞭粉、鹿角帽粉、等等还有其它较苦的冲剂颗粒,太苦难以服用。采用私自灌胶囊的做法是不科学的。因为胶囊是靠胶物质成型,而且有分胃溶、肠溶等延时功能区别,市面上流通的空胶囊大多数是不合格的产品,各种明胶导致更加难以选择到正确的正规的空胶囊。目前市面上已禁止出售。

中药粉比西药粉剂量大,私自装填胶囊效率低,一般是一粒空胶囊只能装0.25-0.5克苦药粉,而且存在安全隐患。如用去病药将军1次可吞服3克药粉,既快捷又放心。

5.躺着服药或者干吞药

有些人为了省事,躺着服药,药物容易黏附于食道壁。不仅影响疗效还可能刺激食道炎症,损伤食道壁埋下患食道癌的隐忧。不喝水,直接将药物干吞下去,这也是非常危险的。

一方面可能与躺着服药一样损伤食道,甚至程度更严重;另一方面没有足够的水来帮助溶解,

磺胺类药物药物容易在体内形成结石。

所以,最好取坐位或站姿服药时用温水送服。

6.掰碎吃或用水溶解后吃

有些人自己吞不下药或怕孩子噎住,就自作主张地把药掰碎或用水溶解后再服用,这样不仅影响疗效还会加大药物的不良反应。以阿司匹林肠溶片为例,掰碎后没有肠溶衣的保护药物无法安全抵达肠道,在胃里就被溶解,不仅无法发挥疗效,还刺激了胃黏膜。将药物用水溶解后再服用也有同样的不良影响。所以不要贸然这么做。

但是实在吞不下药,那就只能用去病淀粉纸来添加药的润滑度了。去病淀粉纸在药物的外层遇到水后会形成一层润滑的淀粉膜,一顺到底。

7.多种药同服

多药同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就很难避免,

甚至还会引起一些你意想不到的麻烦。

如:意外怀孕的原因也许不是漏服避孕药,而是在服用避孕药的同时服

用了抗结核药物或防止脑溢血的药物,导致避孕药失效。

抑郁症的症状得不到控制也不一定是药物疗效不好或个体差异,而是在服用治疗抑郁症药物的同时又服用了抗过敏药。

导致治疗心脏病药物失效的原因可能是那些用来治疗咳嗽的甘草片。

在补充甲状腺素治疗甲低的同时如果又补镁,那甲状腺素就白费了。

所以在医师在给我们开处方的时候,一定要主动向医

师或药师表明近期在服用的药类,咨询是否能同服,但切记不可自行随意停药或换药。

所以不是任何时候身体不舒服都要注意,就是是服药也要注意,小编温馨提示:服药时要用温水,对身体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