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保健 > 健康提醒

走出腹泻认识误区 土方法治腹泻不靠谱

走出腹泻认识误区 土方法治腹泻不靠谱

腹泻是一种常见症状,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粘液。腹泻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门不适、失禁等症状。腹泻分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腹泻发病急剧,病程在2~3周之内。慢性腹泻指病程在两个月以上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


走出腹泻认识误区 土方法治腹泻不靠谱

腹泻也是夏季高发的肠道疾病,不过引起腹泻的原因很多,症状也会不同,因此治疗方法也因之而不同。如果病人没有具备相应的医学保健知识,就可能走进药物治疗腹泻的认识误区,危害身体健康。

误区一:拉肚子是小事不用吃药

感冒后出现水样便腹泻,很多人认为是小问题,不需要吃药治疗,然而几天后,腹泻不仅没有好转,还出现了发热和腹部疼痛。

专家点评:确实,大多数急性腹泻不用吃药就可以自愈,尤其是胃肠明显受到寒冷刺激引起的腹泻,一次或两三次水样粪便后戛然而止,不留“后患”。但是,有一部分急性腹泻要给予相当重视,必须接受药物治疗。下列线索可供参考:①病毒性腹泻常呈单纯水样便。②沙门菌感染性腹泻常伴发热,较少出现腹部绞痛和黏液血便。③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感染通常排大便次数频繁,呈水样便,无高热和严重腹绞痛。④志贺菌感染性腹泻有30%~50%病人出现发热、腹部绞痛或里急后重(肛门口大便解不干净的感觉),50%病人大便带黏液,40%病人大便中带血。⑤葡萄球菌感染常有呕吐而无发热,腹泻较少;梭状芽胞杆菌感染有严重腹部绞痛和腹泻,但较少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