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保健 > 健康提醒

老年性痴呆应力推早期防治

老年性痴呆应力推早期防治

近年来,我国老年性痴呆发病率快速上升。调查研究发现,在上海等发达城市,老年性痴呆的发病率正以每年1.4%的速度上升。保健专家指出,我国老年性痴呆患者最保守的估计也有600万人。老年性痴呆已成为我国继心脏病、癌症、中风之后,导致老年人死亡的第四大病因。

老年性痴呆引发的经济负担日趋严重。如果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2010年全球老年性痴呆造成6040亿美元经济负担的报告无误,则这些钱可以打造出一个世界第18大“经济体”,超过连锁巨头沃尔玛4140亿美元的年均收益。保健专家指出,在我国,一个老年性痴呆患者一个月药费的支出就达800元~900元,按全国有600万名患者计算的话,每年至少要花掉药费576亿元。

据了解,在老年性痴呆中最为常见的是阿尔茨海默病,大约占七成。其次是血管性痴呆,此外还有帕金森氏病痴呆和路易体病痴呆等不同类型。而老年性痴呆作为一种影响记忆、思考、行为与日常生活能力的进行性障碍综合征,病人从轻度记忆与认知障碍发展到最后的植物状态,要经历几年甚至几十年。早期防治,是世界公认的延缓老年性痴呆发生发展的有力措施。

今年4月,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和美国国立卫生院在芝加哥发布阿尔茨海默病诊断的新标准和指南,提出对阿尔茨海默病进行早期筛查,积极进行早期干预。

保健专家指出,老年性痴呆复杂的发病机理,导致人们对其知晓率低。需要提醒的是,老年性痴呆的患者症状各不相同,比如血管性痴呆症多发生于脑卒中患者中,会出现步态异常、面部下垂等。而帕金森氏病痴呆患者的症状包括走路僵硬、经常摔倒等。保健专家指出,早期发现、诊断老年性痴呆,早期延缓甚至阻断病情发展,不仅对患者,也对整个家庭、社会都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