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保健 > 健康提醒

水产品的消费误区

水产品的消费误区

目前我国消费者在水产品消费上存在“唯贵”的误区,并不一定是越贵的水产品就越有营养。

日啖鱼肉一两为宜

节目指出,四大家鱼(清、草、鲢、鳙)富含蛋白质等营养元素,1斤大黄鱼蛋白质含量约等于1.3斤鸡蛋的蛋白含量。但专家表示,水产品不可以过分食用。每人每天最好食用50克鱼肉,即一两的鱼肉摄入量最合适。如果使用过多,可能会出现贫血等问题。我国权威研究机构曾经对某地区居民的饮食习惯进行调查,发现居民基本只食用鱼和水产品,很少吃牛羊肉,最后竟然发生群体性缺铁性贫血。专家指出,产生该问题的原因是水产品铁元素含量过低。

水发货非越靓越好

节目指出,水发货绝对不是越靓越好。消费者可以通过“一闻二看三摸”方式鉴别。比如用甲醛泡过的鱿鱼,一般会有医院福尔马林的味道,外表白白的,品相太好,摸起来肉会发紧,很结实。

节目同时指出,不少消费者都认为野生的一定比养殖的好,因为养殖的水产品可能用某些违禁药物,这其实是一个误区。我国水产品高标准养殖央视专家指出,我国已经专门设定了一批关于水产品养殖的标准,明确列出禁用药物,对于准用的药物也明确规定了计量使用标准。此外,还规定使用药物喂养的水产品必须经过禁药期才能上市。近期公布的《中国的食品质量安全状况》白皮书显示,从今年上半年全国检测结果来看。我国水产品产地药品残留抽检合格率为95%%以上,这表明我国水产品生产环节安全状况良好。据统计,我国目前每年养殖加工5000万吨水产品,养殖和野生的比例分别为67%%和33%%,即其中几乎三分之二都是养殖途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