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保健 > 健康提醒

走出日常用油的四大误区

走出日常用油的四大误区

“油”滋有味,养护全家,围绕“食油养生、关爱全家健康”的话题,专家提到“养生重于治病”观点的重要性。对食材选择、搭配以及用油的变化和优选提出了一些容易造成的误区。

误区1:高温炒菜很多人炒菜时喜欢用高温爆炒,习惯于等到锅里的油冒烟了才炒菜,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高温油不但会破坏食物的营养成分,还会产生一些过氧化物和致癌物质。建议先把锅烧热,再倒油,这时就可以炒菜了,不用等到油冒烟。

误区2:不吃植物性或动物油如果没有油,就会造成体内这些维生素的缺乏,以及必需脂肪酸的缺乏,影响*的健康。一味强调只吃植物油,不吃动物油,也是不行的。在一定的剂量下,动物油(饱和脂肪酸)对*是有益的。

误区3:长期吃单一品种现在,一般家庭还很难做到炒什么菜用什么油,但洪教授建议最好还是几种油交替搭配食用,或一段时间用一种油,下一段时间换另一种油,因为很少有一种油可以解决所有油脂需要的问题。

误区4:血脂异常或体重超重人群用油都一样

对于血脂不正常的人群或体重不正常的特殊人群来说,更强调的是选择植物油中的高单不饱和脂肪酸。在用油的量上,也要有所控制。血脂、体重正常的人总用油量应控制在每天不超过25克,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基本上各占一半。而老年人、血脂异常的人群、肥胖的人群、肥胖相关疾病的人群或者有肥胖家史的人群,他们每天每人的用油量要更低,甚至要降到20克。

小处着眼,看用油健康

人们长久形成的长期吃一种油的习惯,其实是并不利于身体健康的。市场上的5-10升为单位的包装量,也是造成这种不良习惯的原因之一。对此,洪教授建议人们尽量做到不同种类的油品搭配食用,在食用普通油品期间,搭配食用不同材质制造的精品油,让全家不同年龄段的人搭配吸收不同种类的元素,维护身体健康。

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食用油都是以塑料瓶作为容器,人们对此习以为常。但是在早些时候进行的一些质量调查活动中,工商人员就曾提醒过消费者:塑料中所含的增塑剂对*有一定的毒害作用,建议尽可能用玻璃、铁制、陶瓷等器皿盛装食用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