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保健 > 健康提醒

惊蛰后 平衡机体防流行病

惊蛰后 平衡机体防流行病

惊蛰,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天气转暖,万物滋生,各种疾病也开始流行,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科李慧臻主任提醒读者,随着温度的回升,各种细菌、病毒也日益活跃,人们应注重养生调理,只有自身机体达到健康平衡,才能抵御外来不良因素的侵袭。

李慧臻主任解释说,从祖国医学上说,惊蛰时节*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养生应顺乎阳气的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气血也如春日一样舒展畅达,生机盎然。饮食起居应顺肝之性,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老人更要注意身体的保养。如元代著名养生家丘处机在《摄身消息论》中说:“当春之时,食味宜减酸益甘,以养脾气……”春季与肝相应,如养生不当则可伤肝。现代流行病学调查亦证实了中医这一观点,尤其在惊蛰里,属肝病的高发季节,也是各种病毒和细菌活跃的季节。

惊蛰时节保健养生要遵循以下四大要点:

要点1 饮食有节

1.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和新鲜蔬菜

惊蛰天气明显变暖,饮食应清温平淡,并应顺肝之性,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新鲜蔬菜,诸如春笋、菠菜、芹菜、鸡、蛋、牛奶、鸭血、芦荟、水萝卜、苦瓜、木耳菜、油菜、山药、莲子、银耳等食物。

2.多吃梨子

惊蛰时节,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梨的吃法很多,比如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等。

3.少食动物脂肪类食物

饮食宜清淡,油腻的食物尽量少吃,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葱、蒜、胡椒也应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