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保健 > 健康提醒

自己“把把脉”可防心脏病

自己“把把脉”可防心脏病

脉搏的跳动频率是一个人健康状况的表现,中医讲究望闻问切,把把脉搏是重要的诊断方法,而对于普通人来说,关注自己的脉搏同样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并进行及时干预。

量脉搏需在静止时

脉搏可谓是一个人身体状况的重要表现。一般来说,经常锻炼的人或者心肺功能较好的人,脉搏跳动相对较慢,一般每分钟60多次;而体质较弱的人脉搏跳动较快,每分钟跳动八九十次。从医学角度来说,每分钟脉搏的基本频率在60至100次都属于正常。

不过,脉搏的基本频率要求在*静止时测量,可以通过手腕或颈部的脉搏进行测算,在脉搏上轻轻地按压10秒,然后将脉搏数乘以6,就能够得出每分钟的心跳数。因为,人在运动的时候心跳会加快,可达每分钟100多次。发烧的时候心跳也会加快,人在情绪激动的状况下心跳同样会加快。

心跳并非越慢越好

一般来说,较慢的脉搏和心率就意味心脏无需太过卖力工作,便可完成输送血液的任务,于是很多人追求慢脉搏。但专家也指出,并非所有的脉搏跳动慢都代表着健康。

脉搏跳动缓慢虽然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是好事,但也有例外。中医是从综合角度来判断一个人的身体状况,除了脉搏跳动,还要观察面色,如果一个人脉搏跳动缓慢,而且精力充沛,就表示这个人很健康,相反,如果一个人脸色苍白,尽管脉搏确实缓慢,也预示身体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