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用药进入这3个误区 中风风险高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症,一年四季都会发病。在冬季患者会比较重视自己的血压,但是到了夏季,以为危险期过去了,思想上就开始放松。结果,不少高血压患者出现了血压波动,甚至有的在气候突然变化时,发生了中风等心脑血管事件,给患者增加痛苦。
据门诊观察,不少高血压患者常常会走进以下三个误区。
一是以症状代替血压。许多高血压患者只相信自我感觉,如没有头重、头晕等不适症状,就不去作血压检测。其实,血压高时并不是所有人都有症状,甚至发生中风时也不一定有感觉。
二是随意吃药。一旦发现自己血压高就凭自己的经验乱吃药,甚至随意加大药量。
三是自以为长期吃一种药不好,自作主张更换药品。
这三种情况均易造成血压失控或血压降得太低而诱发中风等心脑血管事件。
高血压患者除了要避免疲劳、要生活有规律、要注意平衡饮食、要适当运动外,还应注意两件事。一是要自己测量血压。有条件的在早上服药前和下午2~3 时各测一次。二是一旦发生血压异常,应请专科医生调整药物,不要随意增减。这里需要特别关照的是,长效降压药的起效较慢,有的要一个月才起效,因此刚开始 服此类药物的患者千万不要性急,有问题,应找医生解决,不要自行换药,出现头痛、头胀等副作用时,也应找医生解决。
1.脉压差增大危险多:所谓脉压差,是收缩压减去舒张压的差值。随着年龄的增大、病程的延长,脉压差会增大。过 去,人们一直以为这是一种生理现象,很多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常为自己“虽然高血高,但低压正常”的情况感到欣慰。事实上,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脉压差是反映动 脉损伤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其真正原因是动脉硬化,而不仅仅是粥样硬化,还有纤维化。脉压差增大表示血管弹性差。
高血压病、糖尿病、衰老等都可以改变动脉壁的结构和功能,使管壁变硬,弹性变差,动脉扩张,导致脉压增大。一般50岁以后脉 压差开始增大。与收缩压和舒张压增高一样,脉压差增大是心脑血管疾病独立的危险因素。一般情况下,无论收缩压还是舒张压,数值越高,危险性越大。但是,当 收缩压高于130mmHg时,收缩压越高且舒张压越低,则危险性越高。如收缩压为160mmHg水平时,75mmHg的舒张压比95mmHg的舒张压发生 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增加12%,这就是脉压差在起作用。
-
一天中有哪些保健养生的好习惯?一个人要怎样变得不浮躁?一天中有哪些保健养生的好习惯?
-
白领的通病,常抡胳膊 ——肩颈不再疼!当今社会属于大经济时代,体力劳动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长久的“白领式”工作,于是长期面对电脑、坐姿不良引发的肩颈疾病的问
-
关于我国研发的新冠疫苗,您所关心的都在这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分别于3月17日和4月14日举办新闻发布会,会上权威专家解答了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冠病毒疫苗的相关信息。
-
痔疮是会呼吸的痛 治疗外痔用什么药?稍有不慎,痔疮这种讨厌的疾病就可能缠上任何一个人。不管男女,都可能中招。而且有“痔”不在年高,年轻人喜欢坐在电
-
得内痔吃药有用吗?直达患处,药效更直接!如今,得痔疮的人可不少,而在痔疮的种类中,得内痔的居多。想知道得了内痔怎么办,患内痔吃些什么药好,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内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