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保健 > 保健新知

看下睡眠中身体这些部位发生了什么

看下睡眠中身体这些部位发生了什么

在熟睡中我们身体都发生了什么变化,大家肯定无法想像得到。因为人们在于睡眠上,只会考虑到怎么样才可以睡得好,很少关心身体在睡眠状态下是怎么样的。所以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我们身体这些部位,在睡眠状态下,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眼球。

眼球会在睡眠的某个特殊时段左右摆动,被称为快速眼动睡眠。这一时段的睡眠被认为与做梦有关,此时肌张力受到抑制,使各运动器官处于休息状 态。研究发现,常熬夜的人快速眼动睡眠质量不高,进而对身心造成一系列损伤。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麻醉与重症医学中心主任安建雄博士提醒说,要想提升睡 眠质量,首先要规律作息,别熬夜;其次要保持平和的心态;最后,可以试着想象一个让人宁静的地方,比如在草原上奔跑,有助于身心放松。

大脑。

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神经生物学博士林嵩说,睡眠期间,大脑会整理白天的信息,并将信息产生的代谢废物清理掉。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 究人员发现,睡眠差(尤其是非快速动眼期睡眠的中断)及大脑的长时期记忆力减退都会增加罹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为此,专家指出,适度锻炼,如健步走、跳舞 等,可以改善睡眠质量。而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研究建议,侧睡可有效清除大脑废物,有助预防老年痴呆。

心脏。

心脏一生都在辛勤劳动,只有*进入睡眠后才能得到休息。此时血压和心率会下降,大约比清醒时的心率低10~30次。但睡眠时间并非越长越 好,每晚睡眠少于6小时或多于8小时的成年人,发生多种心脏病问题的危险几率更大。因为嗜睡可能带来超重和肥胖,给心脏增加额外的负担。安建雄建议,保证 晚上10点到早晨5点的“优质睡眠时间”,睡前不看情节刺激的电影、小说,避免动怒等,都能让心脏平静休息。

消化系统。

睡着后,胃肠道的蠕动速度会慢下来,但也在值“夜班”。实验发现,玉米在胃内会停留3.48小时,在小肠内吸收停留5小时,在结肠内停留 16.24小时,经过21.2小时后由直肠排出。也就是说,消化系统的“夜班工人”每晚都在对前一天的食物做处理。这提示我们,晚饭要少吃,不要吃夜宵, 睡前不饮酒,以免让胃肠道更劳累。

呼吸系统。

睡眠时,呼吸频率会稍有降低,而且有规律。但有些人鼾声雷动,还不时呼吸中断,三五秒后又开始打呼噜,这是睡眠呼吸暂停,会带来心脑血管 病、糖尿病、男性性功能障碍等多种疾病,需要及时就诊。安建雄指出,让呼吸系统安心的做法是:控制饮食,保持健康体重,平时尽量不饮酒;另外要做到早点睡 觉,少喝咖啡,不在卧室看电视等。

肾脏。

夜间肾脏的过滤功能比白天慢,尿液会相应减少。因此早上第一泡尿的颜色通常比较深。国外一项研究发现,如果长时间缺乏连续性的睡眠,可能使肾 脏机能快速衰退。晚上睡不好,水分就会蓄积,导致早起眼皮、双脚、双腿浮肿;还可能出现乏力、爬不起来等表现。如果症状持续一周以上,一定要去医院检查。 安建雄建议大家减少盐的摄入量,尤其晚餐要吃得清淡些,减少高蛋白食物的摄入;每天至少喝水1200~1500毫升,睡前喝一两口水有助肾脏排泄,但不要 喝太多,避免频繁起夜(YIqiG.Cn)。

肌肉。

睡觉时,全身肌肉都松弛下来。林嵩解释说,刚睡醒时,高级神经中枢的抑制过程刚过去,全身肌肉仍处于松弛状态,所以觉得浑身没劲。这提示我 们,闹钟最好要轻柔,因为肌肉、神经的苏醒是个渐进的过程,粗暴叫醒会导致神经系统紊乱,令人起床后昏昏沉沉。最好的情况是养成规律的睡眠习惯。解放军第 二五二医院骨科主任医师王振虎提醒:有些人喜欢枕着手睡,这会影响血液循环,引起上肢麻木酸痛,还会使肋间外肌、膈肌、腹壁肌等肌肉不能自然回拉与舒张, 影响自然呼吸。

体温。

由于代谢速度减缓,睡眠期间体温会下降0.5℃~1℃。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睡眠专家发现,体温下降0.5℃时,睡眠质量更高。安建雄提示, 首先,睡前不妨洗个澡,体温会稍有下降。其次,最佳睡眠室温是20℃左右,24℃以上睡眠变浅,室温降到18℃以下不容易进入深睡眠。再次,裸睡有助身体 降温,进而提高睡眠质量;没有衣服束缚全身放松,血流通畅有助改善手脚冰凉的状况,让人更容易进入深度睡眠。

以上就给大家介绍了身体在睡眠状态下,发生的这些变化,这些部位在睡眠中活动和变化,是我们都看不到的。但是这些部位的变化,都有可能跟我们的睡眠质量有关。所以也希望可以让大家做一个借鉴。或许了解了这些之后,才更好的安排休眠上的时间。更好的调节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