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保健 > 保健新知

音乐益身心会听才健康

音乐益身心会听才健康

音乐总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不同的音乐总会给你不一样的感受,但你知道吗听音乐也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影响,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怎么听音乐对*有好处。

音乐是*必需的“特殊营养”,其核心是“和谐”。《说文解字》:“和,相应也,从口,禾声。”“和”字的“口”是声乐的标志,和的本义就是指音乐和谐,是一种和合之气,和志意、和欲求、和认知、和行为、和环境,和合*之阴阳,起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作用。中医音乐治疗历来重视“神韵”,崇尚“中和”之美,将“乐与人和”、“天人合一”作为理想境界。强调阴阳平衡、五脏相因、情志相胜、三因制宜,常常与诗词、歌舞、游戏等文体活动相结合,成为方式多样又切合个体化需求的综合疗法。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音乐的速度、旋律和节奏,可起到调节生命节律的作用,对大脑中枢神经、大脑边缘系统和脑干网状结构有着良好的直接影响,并有调节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

科学家通过电子仪器对音乐欣赏者的大脑和心脏生物电及呼吸、脉搏、血压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音乐对人的生理心理状况有着明显的影响。那平静舒缓、旋律优美动听的乐曲,使人的心情愉悦,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节律处于平和稳定状态。而激越跌宕,以强有力快板进行的乐曲,则往往令人们兴奋不已,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音乐对*有物理作用。体内各种器官具有一定的振动频率,每分钟60拍左右的音乐节奏与健康人的脉搏每分钟60次左右的正常节奏正好“共振”,使身心保持兴奋与抑制和谐平衡,血脉、呼吸平衡,是调养的最佳节奏。

据研究,人生病时器官的振动频率会改变,而音乐通过本身的声波振动,可以纠正病变器官的频率而使之变得和谐,从而达到治病之目的。我国推广的音乐养生,使传统医学文化再放异彩。如中老年健身操中配以优雅的乐曲;练气功时播放古琴音乐;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的“延年益寿”、“养心安神”、“平肝潜阳”、“健脑益智”四部分组成的《养生康复系列磁带》,人们静心聆听,在自然界的音响、诱导词和民族音乐的诱导下进行意念活动,进行调心、调息、人静、放松、联想等,从而使身心得到调整,达到最佳心理平衡的状态,起到祛病强身、益寿延年的效果。

控制好音量。当声音的强度达到130分贝时,耳朵产生疼痛;达到150分贝。令人无法忍受;达到190分贝,连机器上的铆钉也会被震落。人如何经受得了这种强刺激!因此,听音乐时最好在60分贝,以舒缓优美为宜。

不要戴着耳机听音乐。许多年轻人爱戴着耳机听歌、听外语。认为既不影响他人,又可避免外界干扰,还显得潇洒、舒适、时尚。殊不知,当你将MP3配置的耳塞式耳机直接塞进耳朵里,能将声音信号提高9分贝。如经常戴着耳机听音乐,则会伤害耳膜,引起耳鸣、重听、头晕不适等症状,重者造成耳聋。因此,在使用MP3听音乐时,音量设置不可超过最大音量的60%,时间不能过长,每隔半小时让耳朵休息一下。在睡觉时不要听音乐,以免通过枕头对耳塞施压,从而对耳膜造成物理损害。

音乐胎教应慎重。许多孕妇将音乐胎教视为生一个“神童”的法宝,天天把录音机、收音机放在肚皮上,让胎儿听音乐。如让胎儿听了不合格的胎教音乐磁带,尤其是音频高达4000~5000Hz,声能很大的胎教音乐磁带,乐声变为噪声,对胎儿是种恶性刺激。尤其是孕妇直接将心形或哑铃形的传声器放在腹壁上,声波便可进入母体宫腔内,由于胎儿的耳蜗正处于发育阶段,内耳基底膜上面的短纤维极为娇嫩,当受到高频声音的刺激后,很容易遭到损伤。轻者,孩子出生后可能听到说话声,但却听不见高频的声音;重者将会对小宝宝造成一生无法挽回的听力损害,永远坠入无声的世界,遗憾终生。所以,专家们不主张将传声器紧贴在孕妇的腹部,尤其是不合格的胎教音乐磁带,让胎儿听了有害无益。

音乐节奏的跟随和协调,可以改变人的心理和生理状态,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人的健康。音乐通过心理作用可达到治疗的目的。因为悦耳的音乐对人脑具有良好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