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保健 > 保健新知

告诉你煎中药的一些学问

告诉你煎中药的一些学问

中医药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无论是保健还是治病,当人们千辛万苦求名医开来药方拿着一大包草药回家以后,到底该怎样煎煮才能达到疗效?这里面有许多讲究。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1.药罐选好煎药的器皿是保证中药疗效的第一步

有许多人对此并不在意,就用平时煮饭的铝锅、钢精锅、电饭锅来煎中药,这是非常错误的。各种金属器皿都不能用来煎中药,因为在煎药过程中金属成分会与中药成分产生化学反应,即使搪瓷盆也会在煎药的过程中析出化学物质。被*连同中药一起服用下去,直接影响疗效。煎药最好选用专门煎中药的陶瓷、沙锅类药罐,一般中药店都有卖。由于这类器皿制作过程简单,使用中要注意,一开始不要使用大火,否则容易出现裂锅现象。要先用小火,等沙锅整个都热了,再适当加大点火力。

2.浸泡

在煎药之前,需要先把药物放在水中浸泡半个小时左右,因为中药都是晒干存放,浸泡有利于中药成分析出。否则煎好后,比如茯苓等多种大片形状的中药,中心还是干的,影响了药物的剂量。

3.顺序下药在中药处方中,经常看到药名前后有先煎、后下等标注

先煎:是将该药煮沸一二十分钟以后,再将其他药物加入共煮。在中药里,有些药物如:生龙骨、生牡蛎、龟板、鳖甲、磁石、生石膏等药物,有效成分难以煎出,因此要先煎。一般药店会将这类药物单独另包,要把它们在药壶里先煮,然后再下其他的药物。

后下:有些药物则是需要后下的,比如藿香、佩兰、白寇仁、砂仁等一些气味芳香的药物,它们的挥发物质很容易散掉,需要药快要煎好的时候,再下到药罐里面,稍微煎煮四五分钟即可。

包煎:有些药物如旋复花、滑石等,因为它们的药渣会刺激消化道,需要用布包好再放入药罐里。还有些传统煎法,比如清暑利湿的六一散用鲜荷叶包扎好后放入药罐里煎,疗效更好。

另煎:一些比较贵重的中药,为了充分煎出其有效成分,尽量减少损失,要单独煎煮。

烊化:阿胶等胶类药宜另行烊化,再与其他药汁兑服。

4.火候和时间煎中药要遵循大火开锅,小火煎药的原则,不能一直用大火煎,否则会很快煎干

煎药的时间长短,中医认为是和病位有关系。如果病位在下焦,那么就需要多煎一些时间,使药味厚重下沉;如果病位在上焦,则需要少煎些时间。尤其是当外邪在肺经,需要宣解的时候,煎药一般是刚开锅,“香气大出”即可。这时取药物的轻清之气,可直抵肺经,祛邪外出。

如果是一般的中药,多是先煎20分钟,滤出1碗药汁;然后添水,再煎15分钟,再滤出1碗药汁;再添水,再煎15分钟,再滤出1碗药汁。然后3碗药汁混合,再加热一下,就可以喝了。这样煎的药,既有煎20分钟就可以煎出的成分,也有煎几十分钟才可以煎出的成分,比较全面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