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保健 > 保健新知

颠覆:芥末不能杀灭三文鱼刺身寄生虫

颠覆:芥末不能杀灭三文鱼刺身寄生虫

三文鱼是许多人所喜爱的食物。橘白相间的纹理,以及入口即化的口干,让人欲罢不能。但最近相关某美食家曾在媒体发文指出,在日本的正规铺子里,绝不会出售三文鱼刺身。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人为此辩论称,深海鱼不会感染寄生虫;即便有,配合芥末吃就没事。事实真的如此吗?本文为您详解。

大西洋三文鱼才是深海鱼

据报道,根据生活海域,三文鱼可分为两大类:太平洋三文鱼和大西洋三文鱼。太平洋三文鱼主要生活在美国的阿拉斯加和日本的北海道,大部分是野生并在河海之间回溯的鱼,因此一般认为太平洋三文鱼是淡水河的鱼,含菌与虫较多。而挪威和智利的北大西洋三文鱼不会经历“回溯河里”的过程,一般在深海养殖,因此比较适合做鱼生。

此外,目前市面上还出现一种以假乱真、价钱比三文鱼便宜得多的“虹鳟”。虹鳟是淡水鱼,做成生鱼片后,色泽粉红鲜嫩,难以和三文鱼相区别。

此外,目前市面上还出现一种以假乱真、价钱比三文鱼便宜得多的“虹鳟”。虹鳟是淡水鱼,做成生鱼片后,色泽粉红鲜嫩,难以和三文鱼相区别。

深海三文鱼也会感染寄生虫

科学松鼠会、果壳网等网站指出,深海鱼不是寄生虫的禁区,生吃海鱼也不能排除感染寄生虫的风险。寄生虫在幼虫阶段所寄生的动物,称作“中间宿主”,寄生虫需要利用中间宿主作为媒介,去感染它们的终极目标“最终宿主”。在最终宿主身上,寄生虫会由幼虫成长为成虫,或者通过有性繁殖完成传宗接代。

通常所说的芥末分为黄芥末、绿芥末。市面常见的是绿芥末,其主要成分是山葵根、茎的提取物。芥末独有的清新气味和辛辣味道,使其对味觉、嗅觉有刺激作用,但是否就代表它具有杀虫、杀菌的作用?根据2006年发表的《东海鱼类异尖线虫感染调查及其幼虫对青芥辣的耐受研究》,用绿芥末配成1克/毫升、2克/毫升、3克/毫升浓度的溶液,浸泡游离的异尖线虫,结果15分钟后均无死亡的虫数。浸泡20分钟,幼虫死亡率分别为3.33%、6.67%和3.33%。需要经过55分钟后幼虫才能全部死亡。

专家介绍,绿芥末中含有葡糖异氰酚酯,该成分能抗菌保鲜、抗氧化、抗肿瘤、抗寄生虫。资料显示,葡糖异氰酚酯具有一定杀菌、抑菌作用,它能杀死大肠杆菌、黄色葡萄球菌,对白念菌、溶血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痢疾杆菌、沙门氏菌等具有抑制作用,但对主要存在于熟肉类制品中的芽孢杆菌的杀菌作用较弱。

专家表示,芥末虽然对提升口感、祛除腥味有积极作用,但不能依靠芥末来杀死鱼生的病菌。实验证明,绿芥末杀菌作用随浓度增加而更强;此外,还与处理时间有关,鱼生在一定浓度的芥末中处理90—120分钟,才能达到杀菌效果。

编后语:三文鱼虽好,但也要用食用的使用方法。如果只为了贪嘴而影响了身体健康就得不偿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