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保健 > 保健新知

味精致癌?7个食用禁忌需警惕

味精致癌?7个食用禁忌需警惕

常常听别人说味精致癌,少吃味精多吃盐才是王道之理。但是,这到底是谣传还是科学印证呢?味精的成分是什么?味精对*有没损害之处?到底该如何食用味精才是安全正确的呢?小编一一解答你。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是以碳水化合物如淀粉、甜菜、甘蔗、糖蜜等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后提炼制成。水解植物蛋白质经加工也可制得味精。制作过程跟酒、醋、酱油的生产类似,不使用化学原料。而且,谷氨酸钠本身也存在于葡萄、番茄这些水果中。单纯说味精有毒自然是站不住脚的。

如何食用味精才安全?

我们竟然粉碎了味精致癌说法,那么是不是就代表我们可以大量食用味精了?专家表示,我们使用不当也会造成不良的后果。

一忌:高温使用

烹调菜肴时,如果在菜肴温度很高的时投入味精就会发生化学变化,使味精变成焦谷氨酸钠。这样,非但不能起到调味作用,反而会产生轻微的毒素,对*健康不利。科学实验证明,在70℃-90℃的温度下,味精的溶解度最好。

所以,味精投放的最佳时机是在菜肴将要出锅的时候。若菜肴需勾芡的话,味精投放应在勾芡之前。根据高温不应放味精这个道理可以得知,您在上浆挂糊时也不必加味精。

二忌:低温使用

温度低时味精不易溶解。如果您想吃拌菜需要放味精提鲜时,可以把味精用温开水化开,晾凉后浇在凉菜上。

三忌:用于碱性食物

在碱性溶液中,味精会起化学变化,产生一种具有不良气味的谷氨酸二钠。所以烹制碱性食物时,不要放味精。如鱿鱼是用碱发制的,就不能加味精。

四忌:用于酸性食物

味精在酸性菜肴中不易溶解,酸度越高越不易溶解,效果也越差。

五忌:用于甜口菜肴

凡是甜口菜肴如“冰糖莲子”、“番茄虾仁”都不应加味精。甜菜放味精非常难吃,既破坏了鲜味又破坏了甜味。

六忌:投放过量

过量的味精会产生一种似咸非咸、似涩非涩的怪味,使用味精并非多多益善。一般情况下,每人每天食用味精不宜超过6克,否则,就可能产生头痛、恶心、发热等症状过量食用味精也可能导致高血糖。老年人及患有高血压、肾炎、水肿等疾病的病人应慎重食用。

七忌:用于炒黄菜

炒黄菜即炒鸡蛋。鸡蛋本身含有许多谷氨酸,炒鸡蛋时一般都要放一些盐,而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经加热后,谷氨酸与氯化钠这两种物质会产生新的物质谷氨酸钠,即味精的主要成分,使鸡蛋呈现很纯正的鲜味。炒鸡蛋加味精如同画蛇添足,加多了反而不美。

综上我们可知,味精致癌之说是子虚乌有的杜撰,我们该相信科学。用最适当的方式食用味精,满足我们的味蕾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