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保健 > 保健新知

高血压的诊疗指导

高血压的诊疗指导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高血压学习和认识的不断深入,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也在不断调整。那么,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合理用药呢?高血压患者用药要遵循哪些原则呢?长效降压药有什么好处呢?为此,寻医问药专家访谈,特邀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心血管内科丁超主任医师教导广大网友高血压的诊疗知识。

专家说:医生可根据不同的危险度对每个高血压患者做出不同的治疗计划。

1、主持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丁超专家:目前我国采用正常血压(收缩压<120mmHg和舒张压<80mmHg)、正常高值(收缩压120-139mmHg和/或舒张压80-89mmHg)和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进行血压水平分类。将血压水平120-139/80-89mmHg定为正常高值,是根据我国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数据的结果确定。血压水平120-139/80-89mmHg的人群,10年后心血管风险比血压水平110/75mmHg的人群增加1倍以上;血压120-129/80-84mmHg和130-139/85-89mmHg的中年人群,10年后分别有45%和64%成为高血压患者。一般来说,血压超过130/80mmHg者,就应当改善生活、饮食方式,适量活动来进行控制,超过140/90mmHg的血压则应当给予药物治疗。降压药物应用原则:小剂量联合应用。

2、主持人:一出现血压高就要应用降压药物吗?

丁超专家:高血压分为3级,其中3级最高,指的是180mmHg以上的血压,另外划分出不同的危险度,可以预先估计病人的疾病进展及后果如何(医学上叫“预后”)。医师正是根据上述原则决定每个病人的治疗,以求改善病人的预后,使每个高血压患者均能获得理想的治疗、预防和保健。医生可根据不同的危险度对每个病人做出不同的治疗计划,也就是说,对同一水平的高血压患者可能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现以一级高血压为例说明:1、低危情况时治疗。当病人在60岁以下并无其它危险因素时,属于低危,治疗以改善生活方式为主,观察其6个月,如其血压仍未能控制在135/85mmHg以下,应考虑给予药物治疗。2、中危情况时的治疗。一级高血压伴有1~2个危险因素,但无糖尿病,属于中危,也以改善生活方式为主,观察其6个月,如血压仍未能控制在135/85mmHg以下,应考虑给予药物治疗。3、高危情况时的治疗。当病人有3个以上危险因素或靶器官损害或有糖尿病,均属于高危,应立即开始药物治疗。4、极高危情况时的治疗。一级高血压患者有心、脑、肾疾病表现时属于极高危。不仅应立即开始强有力的降压治疗,而且要增加使用保护靶器官的药物。

专家说:高血压病人降压要遵循个体化、小剂量开始、联合用药等原则。

3、主持人:高血压病人降压应当遵循哪些原则?

丁超专家:1、个体化原则。用药因人而异,为病人选择适宜的药物应根据各人的血压水平、血压升高程度、病人有无心血管危险因素、有无靶器官损伤、有无临床心血管病、肾脏病、糖尿病等合并症、有无伴随疾病等。另外,应当注意用药的相互作用,避免使用影响降压效果的药物以及患者长期治疗的经济承担能力。2、单药小剂量开始。任何药物开始治疗时应服用适当的最低剂量,采用最小有效剂量获得可能的疗效而使不良反应最小。3、联合用药。如第一种药无效,血压未能达到目标则联合用药。由于联合用药优于大剂量单药治疗,可达到最大的降压效应,最少的副作用发生率。4、尽量选用长效药物。5、逐步降压。应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增加剂量。如第一种药物耐受性差,可换用另一种降压药,而不是加大第一种药物的剂量或加用第2种药物。不骤然停药或突然停掉某一药物。 6、长期坚持服用药物,新药未必是最好的。尽量选用不影响情绪和思维的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