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神经元性尿失禁
尿失禁是由于膀胱括约肌损伤或神经功能障碍而丧失排尿自控能力,使尿液不自主地流出。尿失禁的病因有先天性的、创伤、手术等,还有就是各种因素引起的神经原性膀胱。那么什么是神经源性膀胱呢?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目标和原则是什么呢?为此,寻医问药专家访谈特邀北京博爱医院泌尿外科傅光主任医师带大家初步了解神经源性膀胱及治疗知识。
糖尿病、老年性痴呆、脑血管病变等是神经源性膀胱的常见病因。
主持人:什么是神经源性膀胱(神经源性尿失禁)?
傅光专家:神经源性尿失禁是一类由于神经系统病变导致膀胱或尿道功能障碍,进而产生一系列尿失禁症状(即储尿功能障碍伴∕伴有排尿的功能障碍)及并发症的疾病总称。所有可能累及储尿或排尿生理调节过程的神经系统病变,都有可能影响膀胱或尿道功能,进而导致患者产生尿失禁症状。诊断神经源性尿失禁必须有明确的相关神经系统病史。
2. 主持人:神经源性膀胱的常见病因有哪些?
傅光专家:神经源性尿失禁可能由于神经源性的膀胱、膀胱颈或尿道括约肌功能障碍,也可能由于泌尿系感染、缺乏恰当的治疗等原因,因此很难将神经源性尿失禁和神经源性膀胱截然分开,目前缺乏单纯的神经源性尿失禁的流行病学统计资料,下面将神经源性膀胱(即神经源性下尿路功能障碍,包括神经源性尿失禁)的病因及发病率资料简述如下。
①糖尿病
在美国糖尿病的患病率约2.5%,对于继发的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没有特异的诊断标准,一般认为大约50%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大约43%~87%的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患者和大约25%的口服降糖药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
② 盆腔手术
继发于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经腹直肠癌根治术和直肠结肠切除术的神经源性膀胱发生率分别为20%~68%、16%~80%、20%~25%和10%~20%,多与盆丛神经纤维被切断、结扎以及疤痕牵扯、粘连等有关,盆腔的放疗可能加重这种病变,保留盆神经的术式能够降低术后医源性神经源性膀胱的发生率。
③ 感染性疾病
神经系统的感染性疾病,如带状疱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感染(HIV)等。带状疱疹病毒可侵犯腰骶神经,除可造成相应神经支配部位皮肤簇集水泡外,还可导致盆丛及阴部神经受损,进而影响膀胱及尿道功能,后者的发生率大约为4%~5%,但此症导致的排尿异常多为暂时性的。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又称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是由于病毒或接种疫苗引起的自发、多发性的神经根疾病,大约6%~40%的GBS患者有排尿异常症状。一般神经系统症状较为严重,而排尿异常症状相对较轻。
④ 神经脱髓鞘病变(多发性硬化症)
多发性硬化症多发于20~40岁年龄组,高峰年龄在35岁,男、女比例大约是1:3~10,女性患者妊娠时疾病活动性下降。
其临床症状随病变累及的神经部位而异。大约超过50%~90%的患者整个病程的某一阶段可能出现下尿路症状,其临床表现多样,尿频和尿急是最常见的症状,约占31%~85%,而尿失禁约占37%~72%,伴或不伴有尿潴留的尿路梗阻约占2%~52%。有10%的患者排尿症状是疾病早期的唯一表现,而那些有行走困难的患者接近100%有下尿路症状。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的排尿症状并非一成不变,常随累及神经部位的变化和病程的演变而发生相应的变化,而这种排尿障碍变化很少向改善方向发展。
-
一天中有哪些保健养生的好习惯?一个人要怎样变得不浮躁?一天中有哪些保健养生的好习惯?
-
白领的通病,常抡胳膊 ——肩颈不再疼!当今社会属于大经济时代,体力劳动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长久的“白领式”工作,于是长期面对电脑、坐姿不良引发的肩颈疾病的问
-
关于我国研发的新冠疫苗,您所关心的都在这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分别于3月17日和4月14日举办新闻发布会,会上权威专家解答了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冠病毒疫苗的相关信息。
-
痔疮是会呼吸的痛 治疗外痔用什么药?稍有不慎,痔疮这种讨厌的疾病就可能缠上任何一个人。不管男女,都可能中招。而且有“痔”不在年高,年轻人喜欢坐在电
-
得内痔吃药有用吗?直达患处,药效更直接!如今,得痔疮的人可不少,而在痔疮的种类中,得内痔的居多。想知道得了内痔怎么办,患内痔吃些什么药好,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内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