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保健 > 保健新知

孩子文静过了头或容易致多动症

孩子文静过了头或容易致多动症

据美国多动症学者阐述,现在多动症已经不是好动孩子的“专利”了,有些文静的孩子也有可能患有多动症,所以不要经常要求自己的孩子要文静,适当的时候还是要活跃多点的。

文静过了头,警惕多动症

活泼好动、富有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较为活泼的孩子往往会给家长带来疑惑:“孩子是不是多动症?”其实,孩子不爱说话,文静过了头,也有可能是患了多动症。

小叶子上小学一年级了,妈妈发现她在家做作业、复习功课时,总是心不在焉的,周围稍有一点动静,都会让她分心,每次做作业都是要爸爸妈妈花好长时间、费好大精力看着才行,而且作业也是错误百出的。但一到看电视或玩游戏时,叶子却是目不转睛的,看得非常专注。妈妈跟班主任交流后发现,原来叶子在学校上课时,虽然很守纪律,似乎也很认真地在听课,但往往回答问题时,却总是答非所问,不知所云,而且一堂课40分钟里,他经常上到一半的时候,就开始走神了。

妈妈担心他是不是身体有什么问题,便带去医院检查,可是到医院进行各种身体检查后,却未发现有什么异常。后来医生建议带去给儿童神经科的医生看看,后来来到北京军颐中医医院,经过儿童多动症诊疗专家刘建朝的详细检查后,刘主任告诉叶子的爸爸妈妈:叶子这是患了“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即我们所说的多动症。听到刘主任的诊断后,爸爸妈妈都惊讶不已:平时没见到叶子有什么过多行为过于好动的表现啊,怎么就有多动症了呢?

多动症患儿不一定多动

许多家长错误地认为,过于活泼好动就是多动症。实际上,多动症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俗称。一般分为三种类型:“注意力缺陷亚型”、“多动/冲动亚型”、“混合型”。除了多动/冲动型之外,多动症还表现为注意力缺陷。

这种类型的孩子平时并不表现为多动,主要特征为:与同龄儿童相比明显注意力难以集中,注意力持续时间短暂且注意力易分散,很容易因为外界环境的动静而分心。这类患儿自我调节能力差,不管给他安排什么任务都难以完成。部分患上多动症的孩子因为家长和老师的斥责以及同伴的排斥而出现焦虑和抑郁,经常用发脾气来解决问题。

一般来说,冲动型和混合型的多动症比较容易发现,而注意力缺陷亚型孩子则因为看上去较为‘文静’而常常被家长忽略。特别是女孩子,许多人认为女孩子文静是正常的,因此更难发现。

症状重的患儿要坚持治疗

多动症被认为是一种影响终身的慢性疾病。部分多动的症状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逐渐好转,这恰恰给了家长一个错觉,认为孩子的病已经痊愈了,可以停止吃药或者治疗。特别是部分家长对于孩子长期服药治疗有疑虑和担忧,通常自行停止给孩子服药或者盲目停止治疗。

但实际上,此时孩子的注意力缺陷和冲动仍然存在,如盲目停止治疗,孩子会因为注意力难以集中而给学习、生活、人际关系与心理发展带来影响。因此,应当听从医生建议,不要擅自停药耽误治疗。

一般来说,对于症状较轻的多动症患儿,如能早期发现并通过加强教育、改善家庭生活环境等措施,可以不通过药物治疗。但症状较重的多动症患儿则必须及时治疗,且配合专业的治疗方法进行综合治疗,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否则,极有可能延误治疗、加重病情,发展为成人多动症,甚至发展为其他精神疾患,给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不良影响。

家长要多点关心自己的孩子,不要对孩子有太严格的要求,适当放松的时候还是要放松的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