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保健 > 保健新知

揭秘: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表现

揭秘: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表现

冠心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缺血导致胸闷、胸痛等症状的疾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其主要分为心绞痛型、心肌梗死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型、猝死型五大类型。

危险因素

据了解,冠心病的主要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但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通常认为本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年龄和性别(45岁以上的男性,55岁以上或者绝经后的女性),家族史(父兄在55岁以前,母亲/姐妹在65岁前死于心脏病),血脂异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超重,肥胖,痛风,缺乏锻炼、久坐生活方式;还有遗传、饮酒、环境因素、工作压力、紧张等。

临床表现

冠心病临床症状主要取决于冠状动脉狭窄的支数和程度。典型的症状为劳力型心绞痛,在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出现心前区压榨性疼痛,部分患者向左肩部、左上臂、咽喉部、下颌、颈后等部位放射,一般持续3~5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等药物可缓解。部分伴有胸闷或以胸闷为主,严重者疼痛较重,持续时间延长,休息或睡眠时也可以发作,伴出冷汗。

心肌梗死的表现:突发胸骨后或心前区剧痛,向左肩、左臂或他处放射,持续半小时以上,经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可同时伴有呼吸短促、头晕、恶心、多汗、脉搏细微、皮肤湿冷、面色苍白;大约有10%的病人表现为晕厥或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