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保健 > 保健新知

专家提醒:爱“胆” 就要饮食适度

专家提醒:爱“胆” 就要饮食适度

胆结石病又称胆系结石病或胆石症,是胆道系统的常见病,是胆囊结石、胆管结石(又分肝内、肝外)的总称。

有数据显示,我国胆结石症的发病率在8%-10%,且在逐年上升;同时,育龄妇女与同龄男性的患病比率超过3:1。“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不合理是胆结石发病年龄年轻化的重要因素。”专家强调,不论吃多还是吃少,饮食上的“极端主义”只能一步步将健康剥夺。

实例:

胃病?竟是“胆结石”作怪!

前不久,“胃”一直“不好”的余女士觉得胃不舒服,越痛越厉害,还不时地呕吐。余女士不禁担心:“难道是得了胃癌?”于是,胆战心惊的她去医院认真地进行了身体检查,医生得出结果为:多发性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余女士这才明白:原来,这么多年来一直以为的“老胃病”原来是胆作怪!

“胆囊和胃、十二指肠紧密相邻,所以,胆囊有了病痛,很容易误会到‘邻居’。”专家指出,此前余女士之所以误以为是胃病,主要是早期或轻症的胆囊疾病多呈现为肝区或上腹部钝痛、厌食油腻、泛酸、嗳气、烧心、腹胀等所谓消化不良或慢性胃炎的症状,只有随着胆结石长大,合并有胆囊炎等情况时才会出现较为典型的临床症状。

“初期胆结石疼痛不容易查别,有经验的医生也难分辨清楚。当然,及时做个B超检查,就可以一锤定音了。”专家表示,严重的胆结石会导致胆囊穿孔,成为胆汁性腹膜炎或因胆汁逆流入血液引起皮肤、眼膜发黄等类似肝炎的黄疸症状,最终可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