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保健 > 保健新知

胆固醇分好坏 不同人考核指标不同

胆固醇分好坏 不同人考核指标不同

胆固醇也有“好”“坏”之分

认识“坏”胆固醇与“好”胆固醇非常重要。“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占总胆固醇的60%,尽管身体需要一定的LDL-C,但多余的LDL-C会钻入动脉血管内皮,形成斑块,堵塞血管引起冠心病、脑梗塞,或者随着斑块破裂引起心肌梗死、猝死等严重后果。

“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占总胆固醇的1/3,可以将多余的胆固醇转运出动脉,运回肝脏。

血里还有一种血脂叫甘油三酯,血中甘油三酯升高可以使“坏”胆固醇LDL-C升高,所以它是“坏”胆固醇的帮凶。

“坏”胆固醇成动脉壁的“定时炸弹”

动脉在*非常重要,它们把血液和氧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重要器官。如果“坏”胆固醇增加,一旦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因素使内皮有漏洞,它们就会钻到动脉的内皮下面,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这种斑块就象潜伏在在动脉壁里的肿瘤,它的外面是一层包膜,内部就是许多聚集在一起的“坏”胆固醇。血液里的“坏”胆固醇越多,聚集在动脉壁里的就越多,斑块不断长大,使动脉逐渐狭窄甚至阻塞,影响血液和氧的输送,就会引起心绞痛、心肌缺血、脑梗死、脑软化等疾病。

但更可怕的是,这些斑块象“定时炸弹”一样会在没有任何先兆时爆炸。由于胆固醇是一种脂质,它在斑块里越多,就象饺子馅里有很多油汤,容易破裂。另外,“坏”胆固醇越高还会引起内皮的炎症,使斑块的外膜变薄并且很脆弱,就象一个皮薄馅里又有很多油汤的饺子,很容易破裂。一旦斑块破裂,“爆炸物”(从斑块内涌出的物质)会引发一连串的反应,使动脉迅速堵塞,引起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胆固醇含量过低同样“危险”

人们都知道,*血液中胆固醇如果过高,会造成动脉粥样硬化,而动脉粥样硬化又是冠心病、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但血液中的胆固醇如果过低,对身体也会造成损害。近期一些研究结果显示,*内胆固醇过低易衰老,易患癌症、抑郁症等疾病。

胆固醇是*必不可少的"建筑材料",用以支撑体内所有细胞的结构形状。胆固醇不足的细胞就好像是一盒带有小洞眼的果冻,当与大脑情绪调节化学分子接触时,致密性差的细胞就无法作出适当的反应。细胞的工作机理类似锁与钥匙,细胞是锁,神经传递是钥匙。如果细胞结构不佳,钥匙便可能难以开锁,激活不了细胞,人的情绪因此出现极不稳定现象。

而且,*缺少胆固醇时,细胞膜组织就会遭到破坏,噬异变细胞白血球的功能及活性减弱,不能有效地识别、杀伤和吞噬包括癌细胞在内的变异细胞,*就会患癌症等疾病。

资料显示,机体内胆固醇过低的人,患结肠癌的机会是胆固醇水平正常人的3倍,其他癌症的患病率也大大提高。

*胆固醇绝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须保持在一定水平,以使生理过程顺利进行。每个人的正常生长发育需要三大营养素,即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碳水化合物),其中的脂类主要包括三酰甘油、磷脂和固醇类三类,胆固醇就是固醇的一类,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固醇。它是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对于维持正常的细胞功能有着重要作用;胆固醇是维持*正常新陈代谢不可缺少的原料,是抗老防衰、延年益寿的重要物质,也是体内多种激素的重要原料,如类固醇激素、维生素D、胆汁酸的重要原料。

可以说,细胞离不开胆固醇,机体离不开胆固醇,*内一旦没有了胆固醇,不但谈不到健康长寿,就连*正常的生理代谢和生命过程都维持不下去。

不同人群要求的血脂水平不一样

一般人们都认为只要化验报告单上血脂项的数值小于正常参考值,即是正常的。其实对于不同的人群,要求达到的血脂水平是不一样的。例如:对于患有心肌梗塞的患者来说,其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数值水平,就要求比正常人的正常值低很多。同样,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尤其是同时患有上述多种疾病的患者,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也要求尽可能的低一些。所以,对于不同的年龄、性别,以及有不同基础病变如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所要求达到的血脂水平是不一样的。

另外,人们也普遍认为甘油三酯的高低,即代表了血脂水平的高低。实际上血脂化验通常包括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等几项指标,在上述几种多种血脂成份中,胆固醇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最大。已经证明,降低胆固醇,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能够带来的获益也最大。所以观察自己的血脂是否正常,首先应该关注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否正常,其次再关注甘油三酯等其他血脂成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