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秋乏” 衣食睡眠有讲究
俗话说“春困秋乏”,进入秋季,虽然告别了夏日连续的酷暑湿热,但许多上班族却开始在忙碌的工作日备受“秋乏”的困扰,只能利用周末的休息日来弥补身体莫名的疲惫感。对此,中医专家表示,摆脱“秋乏”困扰,需要在衣食睡眠、户外活动方面加以调整。
与夏日身体过度消耗有关
秋乏的发生是由于夏天,尤其是与“秋”交接的“伏天”,气温炎热、湿度大,湿热交蒸使人身体大量出汗,造成了水盐代谢失调,气随汗泄,机体消耗了过多的气血和津液。同时,夏季白昼长、天气热,睡眠质量下降,心神失养,脏腑功能下降;肠胃功能减弱,饮食补充未能达到生理需要,“总之经过炎热的夏季,人的身体处于过度消耗阶段”。
而进入秋天后,随着气候的转凉,夏季给*带来的消耗因素虽然逐渐减弱,但是气血、津液的补充需要时间,脏腑功能的恢复是一个逐渐的过程。同时,又由于秋天燥气当令,易伤津液,机体对津液的需求更为突出,机体需要大量做功以满足自身生理需求,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能量,机体出于“邪虽去,正未复”的状态,就自然而然就会出现疲惫、乏力感。
预防摆脱“秋乏”有妙招
“秋乏”是*对自然界气候变化的一种生理反应,它虽然不会对机体造成严重危害,但也确实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如何预防“秋乏”的发生或者迅速地摆脱“秋乏”对我们的干扰呢?对此,邢燕军表示,可以试试下面的方法―――
饮食甘、淡多汁液
通过饮食迅速补充机体在夏季消耗的气血、津液。首先多补水,可以喝绿茶、梨汁等生津止渴的液体,补充津液;其次多吃些清淡可口、富含维生素、易于消化的食物,比如百合、山药、扁豆粥、杏仁糊、银耳羹等减轻脾胃负担,使脾胃功能迅速恢复。
睡眠充足保质量
保证充足的睡眠。睡眠不仅能恢复脏腑功能,还是提高脏腑机能的一个重要手段。充足、高质量的睡眠是保证机体脏腑功能从夏季的消耗中迅速复原的重要因素,注意多休息,不要熬夜,尽量争取在晚上10点左右入睡;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以保证白天的工作和学习效率。特别是中午适当午休,有利于化解困顿情绪。睡眠不好的人,可以试一试中药茶饮,比如:酸枣仁等。
家居、衣着多色彩
良好的视觉刺激,有利于消除秋乏。如果长期从事室内工作,可以在工作间、案头添置一些色彩艳丽并富有生机的饰物以及花草,女性可以多穿一些颜色比较明快的服饰,通过眼睛给我们的身体传递兴奋、喜悦的信号,促进脏腑功能恢复。
户外活动要加强
积极锻炼,多到户外活动。秋高气爽,到户外进行跑步、打拳、舞剑、做健身操、爬山或去公园散步等,可以迅速使机体消除“秋乏”的感觉。尤其是舒展肢体的活动还能促进脾胃功能恢复。要注意的是不宜进行高强度和剧烈运动,锻炼时应以微汗为适,切忌大汗伤及津液。
对于经常待在室内的办公室一族,可利用办公间隙到室外散散步,呼吸新鲜空气,提高身体兴奋性。
对抗“秋困”小妙招
触觉刺激:乏力疲惫时,可用具有芳香气味的牙膏刷牙漱口,并用冷水洗脸,提高机体神经系统的兴奋度,从而达到消解“秋乏”的目的。
心理对抗:工作时,稍有困意可立刻起身伸展一下腰身,用积极参加活动和锻炼来克服困倦。
-
一天中有哪些保健养生的好习惯?一个人要怎样变得不浮躁?一天中有哪些保健养生的好习惯?
-
白领的通病,常抡胳膊 ——肩颈不再疼!当今社会属于大经济时代,体力劳动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长久的“白领式”工作,于是长期面对电脑、坐姿不良引发的肩颈疾病的问
-
关于我国研发的新冠疫苗,您所关心的都在这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分别于3月17日和4月14日举办新闻发布会,会上权威专家解答了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冠病毒疫苗的相关信息。
-
痔疮是会呼吸的痛 治疗外痔用什么药?稍有不慎,痔疮这种讨厌的疾病就可能缠上任何一个人。不管男女,都可能中招。而且有“痔”不在年高,年轻人喜欢坐在电
-
得内痔吃药有用吗?直达患处,药效更直接!如今,得痔疮的人可不少,而在痔疮的种类中,得内痔的居多。想知道得了内痔怎么办,患内痔吃些什么药好,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内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