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靠养生方式 养生就是治未病
国人亚健康问题严峻 缺乏“治未病”意识
据介绍,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和巨大的社会压力,使得亚健康人群比例逐年上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一项全球调查结果显示,真正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健康定义、达到健康标准的人群只占5%,约20%的人群是需要诊治的病人,亚健康状态人群则高达75%。而目前,我国亚健康人数约为7亿,多为35~45岁之间的脑力劳动者;知识分子、企业管理者、机关干部中70%以上处于亚健康状态。
专家分析了亚健康的成因:一是人们的健康意识不到位;二是饮食不合理;三是社会压力大、心理平衡差;四是起居生活不规律。“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意识到亚健康问题的严峻性,防治意识薄弱,往往都是等到疾病真的来了才去诊治,没有‘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意识和观念,从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让身体遭罪。”专家表示,最有效防治亚健康问题的方式,是在日常生活中树立“治未病”的养生观念,且持之以恒地践行。
“治未病”并不是新鲜的养生理念,它是我国中医药的精髓之一,是《黄帝内经》著名的养生哲学,即不要等有了病才去治疗,而是在未病时就预防疾病。面对现代社会的亚健康问题,比起事后“治已病”,更重要的是防范于未然的“治未病”。“治未病”已成为世界探讨亚健康问题的一个必然。关注亚健康,要从根本上树立“治未病”的意识和观念。
长寿的秘诀在于养生方式
专家通过对许多百岁老人健康状况的研究分析发现,人类健康长寿的秘诀有2/3取决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习惯。除遗传因素,其他因素都可以通过自我改变而改变。
百岁老人都有着9个共同特征,分别是:开朗的性格、平和的心态;清淡饮食,多素少肉,均衡规律的饮食习惯;适当的身体运动;有喜爱并坚持的一种社会活动(爱好兴趣);良好的睡眠习惯;和睦的家庭氛围和良好的家庭护理;家族遗传因素;未患慢性病;保持心理健康。
其中,遗传因素只列于第7位。健康均衡的饮食、适当的运动、良好的起居习惯、平和开朗的心态,这些天然的养生理念与中医里的“治未病”观念如出一辙。
长寿虽然与先天遗传因素有一定的关系,但后天个人的“修为”更加重要。人们通过自我改变及自身心理的调节,培养良好的“治未病”生活方式,就能更好地实现长久健康。
除了心态的调整和生活方式的培养,从中医角度来说,最受推崇的养生方式是从饮食、情志、起居、运动四方面进行综合调理,也是“治未病”理念在生活中的具体践行。
当代名老中医的养生观总结归为“养生八大法”。
*生病不是源于某个偶然的病毒,而是持续了一定时间的、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长期积累的结果。长期不良生活习惯的累计导致正气虚弱,中医讲“治病求本”,疾病治疗需要找到根源,科学地进行扶正气、平阴阳、调脏腑的养生保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治未病”是解决阴阳调理平衡的最好路径。
如何在生活中践行“治未病”理念呢?专家分享了当代名老中医的“养生八法”:顺应季节,规律起居;按时作息,坚持午睡;心态平和,清心寡欲;改变性格,怡情养性;适当运动,形神合一;饮食多样,定时适量;远离烟草,适量饮酒;适度房事,固养肾精。
中医“治未病”观被西方医学界肯定
目前,“治未病”养生文化与理念也引起了西方医学界的重视和肯定。美国哈佛大学研究替代医学的Dr.David Eisenberg副教授表示,中华医学的养生方法和西方医学的预防相辅相成。
据他长期的临床实验表明,利用传统中医的观念如饮食、运动、中草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有效对抗肥胖等病症。而且他将中医中药“治未病”养生文化结合西方常规治疗,中西合璧所形成的健康理念得到美国医学界的广泛认同。
-
一天中有哪些保健养生的好习惯?一个人要怎样变得不浮躁?一天中有哪些保健养生的好习惯?
-
白领的通病,常抡胳膊 ——肩颈不再疼!当今社会属于大经济时代,体力劳动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长久的“白领式”工作,于是长期面对电脑、坐姿不良引发的肩颈疾病的问
-
关于我国研发的新冠疫苗,您所关心的都在这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分别于3月17日和4月14日举办新闻发布会,会上权威专家解答了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冠病毒疫苗的相关信息。
-
痔疮是会呼吸的痛 治疗外痔用什么药?稍有不慎,痔疮这种讨厌的疾病就可能缠上任何一个人。不管男女,都可能中招。而且有“痔”不在年高,年轻人喜欢坐在电
-
得内痔吃药有用吗?直达患处,药效更直接!如今,得痔疮的人可不少,而在痔疮的种类中,得内痔的居多。想知道得了内痔怎么办,患内痔吃些什么药好,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内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