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刮痧防寒热病 清肺润燥多喝粥
立秋过后,天气渐渐凉爽,炎炎夏日即将结束。秋季到来,阳气“回收”,但“秋老虎”的余威还在,人们因此容易患上“寒热病”,可以选择刮痧来刺激皮肤,赶走体内“毒素”。另外,夏秋之交,气候中一些微妙的变化正在进行,气候变得日趋干燥,早晚温差变大,空气中水分减少,人们也应该在精神情志、饮食起居等日常保健方面进行调整。
保健
初秋易被“寒热病”侵袭
曾上劼告诉记者,“寒热病”是初秋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与气候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都有关系,“寒热病”的主要症状是发冷、发抖,持续几分钟左右就开始发高烧,热度可以高达40℃,大约经过3~4小时大出汗,体温逐渐下降到正常。除了发冷、发烧以外,病人常感到无力、疲乏、头晕,不想吃东西。若是小孩,有时会出现抽风;重症病人,可能昏迷、说胡话、脖硬,甚至危及生命。初秋可以选择刮痧来刺激皮肤,除了可去“寒热病”,对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也有预防作用。
作息
早睡早起可防病
秋季养生首先调整的就是睡眠时间,早睡早起是众所周知的。秋季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闭藏,起居作息也要相应调整。早睡以养“收”气,早起使肺气得以舒展,对预防秋季的呼吸道疾病大有裨益。适当早起也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起床前适当懒床几分钟,舒展活动一下全身,对预防血栓形成也有重要意义。
依照自然界律则,秋天阴气增、阳气减,对应*的阳气也随着内收。在秋主“收”的原则下,情绪也要慢慢收敛,凡事不躁进亢奋,维持心性平稳,才能保持身心健康。
养生
清肺润燥多喝粥
秋季的养生应以润燥益气为主。秋季的饮食既要考虑营养滋补,又要选择一些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应坚持少辛增酸的原则,可以多喝一些粥、汤进补。初秋容易导致*脾胃功能减弱,免疫力下降,若早上能食用一些温食,特别是热粥,对身体有很好的健脾、补气的滋补作用。秋季食补应以滋阴润燥为主,如银耳、蜂蜜、芝麻、豆浆、藕、核桃、花生、鸭蛋、菠菜、梨等。阴虚体弱者在安排膳食时,可以选食瘦猪肉、鸭肉、兔肉、白斩鸡、咸鸭蛋、清蒸鲜鱼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品,以增加蛋白质的摄取量。脾虚的老人应选食有健补脾胃、性质平和、补而不腻的补益食品,例如赤豆、薏米仁、冬瓜汤、百合汤、红枣汤、绿豆汤等,以解暑止渴、生津凉血。
-
一天中有哪些保健养生的好习惯?一个人要怎样变得不浮躁?一天中有哪些保健养生的好习惯?
-
白领的通病,常抡胳膊 ——肩颈不再疼!当今社会属于大经济时代,体力劳动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长久的“白领式”工作,于是长期面对电脑、坐姿不良引发的肩颈疾病的问
-
关于我国研发的新冠疫苗,您所关心的都在这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分别于3月17日和4月14日举办新闻发布会,会上权威专家解答了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冠病毒疫苗的相关信息。
-
痔疮是会呼吸的痛 治疗外痔用什么药?稍有不慎,痔疮这种讨厌的疾病就可能缠上任何一个人。不管男女,都可能中招。而且有“痔”不在年高,年轻人喜欢坐在电
-
得内痔吃药有用吗?直达患处,药效更直接!如今,得痔疮的人可不少,而在痔疮的种类中,得内痔的居多。想知道得了内痔怎么办,患内痔吃些什么药好,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内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