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防病攻略 “收敛”是养生之道
适当秋冻增体力
俗话说 “春捂秋冻”。要遵循耐寒锻炼从初秋开始的规律,初秋气温下降,但不要急于添加过多的衣服。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使身体有抗御风寒的能力,增强身体抵抗力。二是防止因穿的过暖出汗,使*津液外泄,预防秋燥的形成。但秋冻也不能过头,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要注意防寒,注意适当保暖,防止有支气管炎、胃炎等病史的人旧病复发。
适当秋练健体魄
秋季,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闭藏,起居作息要相应调整,坚持“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应当在晚上9:30时上床休息,顺应阴精的收藏,以养“收”气。早起,应该在早上5:30起床,以顺应阳气的舒长,使肺气得以舒展。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登楼、做操、打太极拳、户外散步、慢跑、跳交谊舞、短程旅游和登山等,达到通血脉、利关节、丰肌肉、延缓各脏器组织的衰老的目的。
但是,秋日清晨气温低,应根据户外的气温变化来增减衣服。锻炼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因为*在气温下降的环境下,会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缩,肌肉伸展度降低,神经系统对运动器官调控能力下降,因而极易造成肌肉、肌腱、韧带及关节的运动损伤。锻炼后不要穿着汗湿的衣服在冷风中逗留,以防身体着凉。
合理秋补保体康
我国古代医学家对付秋燥的最佳饮食良方:“朝朝盐水,晚晚蜜汤”。告诫人们秋天要多喝蜜,少吃姜。因为秋天的主要气候特点是干燥,空气中缺少水分,*同样缺少水分。为了适应秋天这种干燥的特点,*就必须经常给自己“补液”,以缓解干燥气候对于*的伤害。但只喝白开水,并不能完全抵御秋燥带给我们的负面效应。所以,在白开水中加入少许食盐或蜂蜜,水分就不那么容易流失了,这既是补充*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防止衰老的饮食良方。蜂蜜所含的营养成分特别丰富,久服可延年益寿。现代医学证明,蜂蜜对神经衰弱、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肺病等均有疗效。在秋天经常服用蜂蜜,不仅有利于这些疾病的康复,而且还可以起到润肺、养肺的作用,防止秋燥对于*的伤害。
秋燥时节,不宜食用辛辣燥热之品,如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及酒等。这些食品属于热性,食后容易上火,加重秋燥对*的危害。宜多食豆浆、牛奶及时令蔬菜和水果。对*有益的蔬菜有花生、红薯、番薯、玉米、芝麻及青菜;水果包括李、柿子、香蕉、苹果、橘子、山楂、猕猴桃、红枣等柔润之品;其他还有银耳、豆腐、百合、蜂蜜、糯米、粳米、豆芽等有润肺作用的食品,可适当喝些鸡汤、骨汤等。
调理秋志保神安
秋季来临,凄风苦雨,树叶凋零,大地呈现出一派肃杀之象。按照中医五行学说,秋季在志为悲。自然界的秋风、秋雨常令人心生秋愁。尤其是老年人,常有萧条、凄凉、垂暮之感,如果遇上不称心的事,极易导致心情抑郁,使人们情绪低沉,多愁善感。为此,古人认为秋季的精神养生应做到“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故秋季精神调养以“收”为要,做到“心境宁静”和“清心寡欲”。保持内心宁静,情绪乐观,舒畅胸怀,抛开一切烦恼,避免悲伤情绪,是秋季养肺的一个好方法。
-
一天中有哪些保健养生的好习惯?一个人要怎样变得不浮躁?一天中有哪些保健养生的好习惯?
-
白领的通病,常抡胳膊 ——肩颈不再疼!当今社会属于大经济时代,体力劳动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长久的“白领式”工作,于是长期面对电脑、坐姿不良引发的肩颈疾病的问
-
关于我国研发的新冠疫苗,您所关心的都在这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分别于3月17日和4月14日举办新闻发布会,会上权威专家解答了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冠病毒疫苗的相关信息。
-
痔疮是会呼吸的痛 治疗外痔用什么药?稍有不慎,痔疮这种讨厌的疾病就可能缠上任何一个人。不管男女,都可能中招。而且有“痔”不在年高,年轻人喜欢坐在电
-
得内痔吃药有用吗?直达患处,药效更直接!如今,得痔疮的人可不少,而在痔疮的种类中,得内痔的居多。想知道得了内痔怎么办,患内痔吃些什么药好,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内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