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秋燥,要从日常生活入手
立秋已过,虽然天气依然炎热,但是已能感觉到凉爽的秋风,近日,记者从莱西市人民医院、中医医院了解到,连日来,“秋燥病”成了困扰着前来就诊患者的一个主要原因,也有患者因为不注意秋季时对身体的保护而引起了一些疾病。而对于如何防秋燥,莱西市中医医院左医生从中医养生的角度给市民一些建议。
贪凉易引起腹泻等胃肠道疾病
前来就诊的市民张先生正在对医生诉说自己的症状,他说,自己这几天一直拉肚子,自己推断可能是喝冷饮引起的。为张先生看病的王医生告诉记者,张先生的腹泻是因为贪凉引起的。王医生告诉记者,这几日患有腹泻前来就诊的市民大都是贪凉引起的,尤其是一些本身肠胃就不好的市民。他提醒,初秋之际,千万要注意不能贪凉,不要猛吹空调,在树荫下、水亭中、阳台上乘凉时间不宜过长。还应多喝些生姜红糖水,千万不要快速饮进大量冷开水或冰镇饮料。
嗓子疼可能是“秋燥”惹的祸
秋燥是指因空气干冷而引发的头痛、流泪、咽干、鼻塞、咳嗽等一系列症状。“立秋之后虽然天气一天比一天凉爽,但也不能忽视‘秋老虎’。这段时间空气干燥,‘秋燥’便不请自来,它常损伤*的津液,引起皮肤干燥、舌红少津、毛发干枯、大便干结、口鼻咽干、胸痛干咳、少痰等症状。中医认为‘燥’是秋季最易伤人致病的邪气,夏热之余气还没有消失,加上秋季干燥的天气使*水分迅速流失,容易使人感到口鼻干燥、大便秘结、皮肤干甚至皲裂。鼻黏膜也会因为干燥变得特别脆弱,很容易出血。”左医生告诉记者。
“秋燥”带来皮肤病
“像现在这样的天气,很多市民要小心患上皮肤病。”莱西市人民医院皮肤科的刘医生告诉记者,现在阳光依然强烈,紫外线照射量大,气候比夏季更闷热,*大量出汗,病原微生物侵扰,蚊虫叮咬等,成为秋季皮肤病多发的原因。
“有些大人的手和脚会因为汗腺发达而分泌很多汗液,特别是脚部,如果长期穿不透气的鞋子,闷热潮湿,脚就会脱皮、痒、长水疱,很多人误认为是脚气,其实是湿疹。”刘医生说道。
除此外,还会有患者出现一些皮肤干燥起皱,产生大量的头皮屑等,或都是“秋燥”的症状。特别提醒一些工作比较忙碌的上班族,由于他们常常面临心理上的巨大压力和身体上的超负荷支出,当秋老虎肆虐的时候,这些问题会更为突出,甚至扰乱人们生物钟的正常运转。
防“秋燥 ”要从日常生活入手
预防“秋燥”x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入手。
避免秋燥应规律饮食:第一,少吃过油、过甜、过辣、过咸的东西;饮食以清淡为主;少喝甜味饮料。第二,多吃粗粮和富含纤维素、矿物质的东西,促进排便。因为长期便秘,“火”发不出去,自然灼烧津液。第三,多运动,运动促进血液循环,津液自然充溢。第四,饮食宜偏寒凉,而温热类如羊肉、狗肉、虾、韭菜等少吃为妙。在食物上,要多喝水和一些清润滋补的汤,并适当选择吃一些能够润肺清燥养阴生津的食物,如秋梨、甘蔗、荸荠、柿子、银耳等。要少吃辛辣、油炸食物及干燥的膨化食品,因为此类食品易生燥化热,多食无益。记者 杨静
好文推荐:
男人的精子对女人有好处吗? >>>
*对女性健康有好处吗?>>>
-
一天中有哪些保健养生的好习惯?一个人要怎样变得不浮躁?一天中有哪些保健养生的好习惯?
-
白领的通病,常抡胳膊 ——肩颈不再疼!当今社会属于大经济时代,体力劳动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长久的“白领式”工作,于是长期面对电脑、坐姿不良引发的肩颈疾病的问
-
关于我国研发的新冠疫苗,您所关心的都在这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分别于3月17日和4月14日举办新闻发布会,会上权威专家解答了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冠病毒疫苗的相关信息。
-
痔疮是会呼吸的痛 治疗外痔用什么药?稍有不慎,痔疮这种讨厌的疾病就可能缠上任何一个人。不管男女,都可能中招。而且有“痔”不在年高,年轻人喜欢坐在电
-
得内痔吃药有用吗?直达患处,药效更直接!如今,得痔疮的人可不少,而在痔疮的种类中,得内痔的居多。想知道得了内痔怎么办,患内痔吃些什么药好,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内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