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节气话养生 “冬病夏治”正当时
俗谚云:“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7月23日市民们将迎来大暑节气。大暑与小暑一样,都是反映夏季炎热程度的节令,大暑表示炎热至极。《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上说:“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大暑期间全国大部分地区将进入一年中最热时刻。
养心:提防“情绪中暑”
养身先养心。天气燥热,人易动肝火,出现心烦意乱、无精打采、思维紊乱、频繁生气等情况,也就是“情绪中暑”,容易影响正常的工作起居,对身心健康不利。夏热炎炎,除了注意身体上的防暑,情绪防暑也很重要。专家建议,预防“情绪中暑”,首先要保证室内良好的通风;其次要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习惯,注意劳逸结合,按时作息,饮食清淡,及时补充水分,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平衡的营养摄入。此外,还要注意保持平和的心态,针对自身性格弱点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调节,以减轻和避免“情绪中暑”。
养身:“三伏灸”正当令
虽说天热易让人产生不适之感,但大热天也有大热天的好,讲究冬病夏治、寒病热治的“三伏灸”正应时,最近就有许多市民纷纷前往芗城中医院咨询问诊。为此,笔者联系了该院院长卢向东。
“三伏灸”作为流传千年的传统古法,是一种在每年初伏、中伏、末伏这三个伏日对病人施行穴位贴药,把体内潜伏的阴气驱赶出来,以达到防治疾病的方法,一疗程以三年为佳;对于治疗哮喘、过敏性鼻炎、习惯性感冒、胃痛、慢性支气管炎等寒性疾病都有很好的远期疗效。虽然“三伏灸”效果良好,但并不适用于任何人,属于实热或虚热体质的患者、孕妇、心脑血管等方面疾病以及皮肤过敏的患者就不宜贴敷。在治疗期间须有所禁忌,如不能食用辛辣刺激、寒冷生冷以及容易引起自身体质过敏的食物。
笔者还了解到,今年施行“三伏灸”的日期为初伏7月19日、中伏7月29日、末伏8月8日三天。有意向接受治疗的患者可提前预约。由于每年三伏日日期固定,错过初伏的患者可做完中伏、末伏后再补一伏,错过三伏的在伏日以外开展同类治疗也具同等疗效,尤以“大寒”日治疗效果为佳。
-
一天中有哪些保健养生的好习惯?一个人要怎样变得不浮躁?一天中有哪些保健养生的好习惯?
-
白领的通病,常抡胳膊 ——肩颈不再疼!当今社会属于大经济时代,体力劳动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长久的“白领式”工作,于是长期面对电脑、坐姿不良引发的肩颈疾病的问
-
关于我国研发的新冠疫苗,您所关心的都在这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分别于3月17日和4月14日举办新闻发布会,会上权威专家解答了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冠病毒疫苗的相关信息。
-
痔疮是会呼吸的痛 治疗外痔用什么药?稍有不慎,痔疮这种讨厌的疾病就可能缠上任何一个人。不管男女,都可能中招。而且有“痔”不在年高,年轻人喜欢坐在电
-
得内痔吃药有用吗?直达患处,药效更直接!如今,得痔疮的人可不少,而在痔疮的种类中,得内痔的居多。想知道得了内痔怎么办,患内痔吃些什么药好,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内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