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夏季贪凉小心中风
在炎热的夏季里,气温持续升高,有时高达33℃或36℃。近段时间医院“接待”的病人主要跟中风有关,其中主要是老年人。夏季是中风的频发期,大家得留个心眼了。
在高温环境下,*新陈代谢加快,心脏负荷加重,心率加快,极易产生心脑血管供血不足等症状。加上*大量排汗,体内水分流失多,易导致血液黏稠度升高,容易引起脑血栓或脑栓塞,加上老人对气温变化感觉迟钝,故中风前多无感觉,一旦感到“闷热”,有可能很快就出现中风症状,使家人措手不及。因此,老年人忽然出现症状轻微或“一闪而过”的头痛、头晕、眼花以及半身麻木、肢体感觉异常等,千万不要以为是“天热吃不好睡不好”导致的,应赶紧送往医院。
贪凉吹风
空调电扇都要警惕。如果电扇直接对着头颈部吹,头皮温度下降,反射引起脑血管收缩,脑血流也随之减少,对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而言,严重时可诱发脑中风。因此电风扇适宜选能摇头的。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中老年人,忽冷忽热的气温变化会使脑血管收缩舒张,造成脑部血液循环障碍,严重时导致脑梗塞。建议使用空调时室内外温差一定要小于7摄氏度,而且应尽量避免频繁出入温度过低的空调房。
擅自停药
过了冬季高发期,很多脑血管病患者就会放松警惕,一些高血压患者甚至直接就把药停了。这其实非常危险。血压在夏季确实会有所下降,但降得不多,而且很容易反弹。等到血压突然升高了再去降压,血压波动太大,很容易引发中风、心肌梗死等。所以,高血压患者,夏天即使血压趋于正常了,也不可自作主张停止用药,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调整剂量,防患于未然。服药剂量应根据医嘱,使血压达到140/90毫米汞柱以下为宜。
大口喝水
汗液蒸发是*散热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气温超过35摄氏度时,更成为唯一的方式。当水分大量流失又补充不及时时,血液便会浓缩造成血小板聚集,极易在脑血管内膜的破损表面形成血栓,阻碍脑血液循环,导致缺血性中风。高血压患者如果在大量出汗之后快速饮水,血容量突然增加造成血压波动过大,或是激烈活动、情绪波动导致血压突然升高,容易出现脑血管破裂,导致出血性中风。因此,夏季补水一定要适量,不可猛灌,放慢速度,少量多次。
-
一天中有哪些保健养生的好习惯?一个人要怎样变得不浮躁?一天中有哪些保健养生的好习惯?
-
白领的通病,常抡胳膊 ——肩颈不再疼!当今社会属于大经济时代,体力劳动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长久的“白领式”工作,于是长期面对电脑、坐姿不良引发的肩颈疾病的问
-
关于我国研发的新冠疫苗,您所关心的都在这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分别于3月17日和4月14日举办新闻发布会,会上权威专家解答了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冠病毒疫苗的相关信息。
-
痔疮是会呼吸的痛 治疗外痔用什么药?稍有不慎,痔疮这种讨厌的疾病就可能缠上任何一个人。不管男女,都可能中招。而且有“痔”不在年高,年轻人喜欢坐在电
-
得内痔吃药有用吗?直达患处,药效更直接!如今,得痔疮的人可不少,而在痔疮的种类中,得内痔的居多。想知道得了内痔怎么办,患内痔吃些什么药好,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内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