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保健 > 保健新知

对“体质”的进补才能养生健体

对“体质”的进补才能养生健体

很多人看到网上或者书上说吃什么对身体有好处,吃什么能补什么,就去买那种食物吃,结果却发现自己身体不但没变好,还出现了不好的反映了!这里,小编就要提醒大家了,进补养生不能盲目,不能人云亦云,一定要弄清楚自己的体质,针对自己的体质来进补才能真正起到养生健体的作用。

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的这首诗很明白地告诉世人:之所以未能明了庐山的真面目,皆是由于身在此山之故。我们若是想一睹庐山之风采,就需要跳到山外,方能见识其雄伟气魄!

通补前一定要弄清自己的体质

养生,又何尝不是这个道理呢?很多时候,老百姓都会被身体各种各样的症状以及众多的养生方法迷惑了双眼,这就跟看起来既成岭又成峰的庐山一样,让我们看不清身体的真实面目。我们若是真的想要搞懂各种症状的原因及其通补之道的话,就必须跳出“山中”,先弄清楚自己的体质。只有从整体上把握了体质,方能真正地做到通补,否则,很可能南辕北辙、弄巧成拙了!

记得我去年治疗一个心脏病患者,虽然他现在各个方面的情况都不错,但我还是很为他之前的错误养生感到惋惜。若不是之前吃错了补药,或许他目前的情况会更好。

他是经我的一个朋友介绍找到我的,来时一脸无奈的表情:“武大夫,我有严重的心脏病,去医院检查,说是需要做心脏搭桥手术。我都一把年纪了,我不想做,你看有没有别的什么法子呀?”

我给他把了脉,看了舌苔,问:“你之前服用过什么药了吗?”

“有哇!我听别人说老年人吃点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挺好的,所以这两年我经常服用。没想到呼吸越来越困难,喘的比以前更严重了,越保养越不行,看来真的来了。”

听患者这么说,我从内心里为他感到遗憾——他的病哪里是年老惹的祸,分明就是保养错了!我说:“你别灰心,据我的判断,你是吃错了药。这样吧,你先不要做手术,我现在给你换个方子,你先试一试。平时呢,你可以服用点金匮肾气丸,或者是桂附地黄丸,这个更适合你的体质,对你应该会有帮助的。”

没弄清自己的体质就去补,一定会惹病上身

“怎么可能呢?别人也是吃的六味地黄丸,没错呀!”患者很是不解。

面对困惑的患者,我打心眼里着急,像这样不明原因吃错补药的患者,还不知道有多少呢!而作为一名医生的我,此时感觉到明显的力不从心,毕竟,以一人应付千万人,这个工程量太大了!

我说:“别人是别人,难道别人吃的药就一定适合你呀?同样是人,为什么有的人长的高,有的长的矮?为什么有的人大鱼大肉地吃都不胖,而有的人喝口水也能长肉?为什么有的人会得肿瘤,有的人则是高血压?你想过没有?”

患者摇摇头:“我又不是医生,哪会想那么多呀!你给我说说吧!”

“其实,说白了,虽然同为人类,但是人和人是不同的,这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每个人的体质都是不同的,这是我们在受胎的那一刻就决定了的。随着将来医学的发展,我们甚至可以用基因推断出一个人一生会患上哪些疾病。这个换成中医的说话,不就是先天的体质吗?”

对症通补,才能药到病除

养生也是有一门大学问,尤其是先要明了自己的体质才能保健。西方流行一句谚语,说别人的食物有可能是你的毒药。这句话实际上是很辨证的,背后所蕴藏的玄机也很深。为什么对人家是美食,对你来说却是毒药呢?这就是一个人的体质不同所产生的差异。

比如火行人经常吃肉,也没有什么不舒服,那是因为他火化快,而水行人要是吃多了的话,就很可能走不动了。还有木行人时时常感到干,那就需要时不时地喝点汤来润一下。

总之,凡事不能一概而论,一圈人同吃一桌菜,肯定有人吃后觉得舒服,有人觉得很不爽的。比如现在北京流行的麻辣烫、麻辣香锅,有的人吃完一后就闹肚子了。

说了这么多,无非是要告诉你先明体质再来通补的重要性。现在的你,是不是也急切地想了解自己的体质呢?那么,就从我随后的描述中找一找,看你自己属于哪型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