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保健 > 保健新知

沙尘来袭 身体多个器官受影响

沙尘来袭 身体多个器官受影响

春风给我们送来了温暖,给万物带来了生机,有时还带来了沙尘天气。入春以来沙尘天气不断影响北京市,随之而来的就是沙尘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那么,沙尘天气到底对我们的健康有哪些不利影响、如何规避这一影响呢?

沙尘袭来时,主要影响哪些器官的健康?

沙尘天气对皮肤、眼、鼻及肺部都有一定的影响,然而对肺部的危害更为严重、持久和广泛。

我们印象中的沙尘天气经常伴随着颗粒和灰尘,这些颗粒和灰尘是怎么到达肺部并影响肺部健康的?

沙尘中含有很多颗粒物,颗粒物对*的危害程度主要决定于自身颗粒的大小,大于10微米的颗粒物,几乎都可被鼻腔和咽喉所捕集,不进入肺泡。

而空气中较多的是对*危害最大的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颗粒表面富集各种有害物质,直径在0.5~5微米的微小颗粒,它能经过呼吸道沉积于肺泡。随着吸入肺内的尘粒的增加与累积,一旦超过肺本身的清除能力,就会沉积于肺内,这些颗粒物持续不断的作用,会导致肺及胸膜病变的风险增高,引起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等疾病。

这些颗粒进入*肺部以后能否排出?如果不能排出,会造成哪些危害?

飘尘的作用可持续数年之久,大量飘尘在肺泡上沉积下来,可引起肺组织的慢性纤维化,使肺泡的换气功能下降,导致肺心病、心血管病等一系列病变。

老人和小孩的呼吸道防御功能低下,患病的风险更大。原来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疾病的患者,在沙尘天气吸入一定量的颗粒物将会出现旧病复发,使原有的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咳痰、喘憋等症状加重,甚至由于呼吸道感染诱发其他系统疾病。过敏体质的个体在沙尘天气里,眼、鼻、喉等直接接触有害颗粒物后,可能会出现流鼻涕、流泪、打喷嚏、咳嗽、咳痰等刺激症状和过敏反应。

面对沙尘天气的“骚扰”,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减少风沙对我们的危害?

有呼吸道疾病及抵抗力较弱的人士在沙尘天气应尽量减少外出。如果非要外出,最好戴防尘、滤尘口罩,以减少沙尘颗粒的吸入;也可用湿毛巾、纱巾等保护眼、口、鼻;还可以采用戴眼镜,穿戴防尘手套、鞋袜、衣服等措施,保护眼睛和皮肤。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减少风沙对呼吸道的刺激,减少或防止灰尘进入肺脏,对身体是有好处的。对于抵抗力相对较弱的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支气管扩张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以及老人、小孩和患有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人群,应尽可能远离粉尘源,即使在家中也应该及时关闭门窗。如果在风沙天里不注意保护,将会旧病复发,或者引发其他疾病。

此外,从外面回到家后,可以用清水漱漱口,清理一下鼻腔,减少感染的几率。由于沙尘天气发生时风大、气候更为干燥,要多喝水加快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以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由于沙尘天气诱发了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应及时用药,病情加重时尽早到医院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