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早养生 老来得益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养生是每个人必须重视的事情,不少人并不清楚,甚至错误地认为,现在工作繁忙,待退了休再去养生吧!殊不知,养生是没有年龄界限的,人老时应该保养身体,年轻时、中年时,即使是幼年,也都应珍惜身体,真正到了老年,再去遵循养生之道为时就太晚了。我国医学名著《黄帝内经》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指出:“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意思是,上古时代的圣贤人由于自始至终学习和运用养生之道,年已100多岁,形体、动作并不显得衰老。而现在的一些人,因不注意养生,往往不到50岁,形体就衰老了。
越是工作忙,越要保健。身体是工作的本钱,只有体魄健全,精力充沛,才能胜任最繁重的任务。
养生就是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以自我调摄为主,并采用多种保健方法综合运用,从而达到预防疾病、推迟衰老、延年益寿的目的。
自古以来,人们把养生的理论和方法叫做“养生之道”。《黄帝内经》里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此处的“道”,就是养生之道。“道”是从一切具体事物中抽出来的自然法则或规律。若人们顺应这种规律,则可“长有天命”,如果违背这种自然法则,则要早衰夭亡。当然,人不可能不死,但是可以通过后天调养,逐渐增强体质,提高康复力、抗衰力,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有关传统养生的理论和内容极其丰富,历代养生家由于各自的实践和体会不同,他们的养生之道在静神、动形、固精、调气、食养及药饵等方面各有侧重,各有所长。从学术流派来看,又有道家、儒家、医家、佛家养生武术家养生之分,都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养生的理论和方法,丰富了传统养生学的内容。
传统养生学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下,经过长寿实践与经验积累,已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学科体系,并有相对独立的、丰富的理论与大量的、别具一格的手段。中医养生学的理论体系,是在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一元论、天人相应及整体恒动观等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了形神共养,协调阴阳,谨慎起居,和调脏腑,动静适宜,养气保精,气血通调,养正祛邪,综合调理,因人、因地、因时摄生诸原则。其养生手段与方法更是丰富多彩,别具特色,如调摄精神、气功与导引、针灸、按摩、推拿、食养与食疗、顺应自然疗法、药养与药疗、日常养护与个体卫生等。这些传统养生法,不仅为我国人民所喜爱,还远传世界各地,为全人类的保健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即将到来的以保健为主的21世纪,传统养生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
一天中有哪些保健养生的好习惯?一个人要怎样变得不浮躁?一天中有哪些保健养生的好习惯?
-
白领的通病,常抡胳膊 ——肩颈不再疼!当今社会属于大经济时代,体力劳动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长久的“白领式”工作,于是长期面对电脑、坐姿不良引发的肩颈疾病的问
-
关于我国研发的新冠疫苗,您所关心的都在这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分别于3月17日和4月14日举办新闻发布会,会上权威专家解答了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冠病毒疫苗的相关信息。
-
痔疮是会呼吸的痛 治疗外痔用什么药?稍有不慎,痔疮这种讨厌的疾病就可能缠上任何一个人。不管男女,都可能中招。而且有“痔”不在年高,年轻人喜欢坐在电
-
得内痔吃药有用吗?直达患处,药效更直接!如今,得痔疮的人可不少,而在痔疮的种类中,得内痔的居多。想知道得了内痔怎么办,患内痔吃些什么药好,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内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