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保健 > 保健新知

合理膳食 定期体检 有效预防甲状腺结节

合理膳食 定期体检 有效预防甲状腺结节

张女士是郑州市某机关干部,在最近的一次单位组织体检中被查出有甲状腺结节。这个结果让张女士很诧异,“我平时很注意饮食啊,单位也是每年定期进行体检,再说我也没感觉到有啥症状啊,甲状腺怎么会有结节呢?”

据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焦纯杰介绍,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常见的疾病,在没有明确性质之前凡甲状腺出现的结节性肿块均可称之为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结节常见于结节性甲状腺肿、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等疾病。

据流行病学统计,约4%-7%的成年人有可触及的甲状腺结节。随着高分辨率B超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相对增加,可高达19%~67%。甲状腺结节中有约5%-10%是恶性的。

由于甲状腺结节常常无明显临床表现,部分位置较深也不易发现。多数患者是由于体检或者是结节增大很明显时才被发现,因此很难及早就医。“出现像张女士这样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

甲状腺结节种类繁多 表现各异

焦纯杰说,小的单个结节以及多发结节常常无明显临床表现。结节性甲状腺肿表现为甲状腺不同程度肿大,肿大结节如压迫周围的气管、食管和喉反神经可出现气管弯曲、移位和气道狭窄影响呼吸,少数出现声音嘶哑或吞咽困难。结节性甲状腺肿如继发甲亢可有甲亢的临床表现,如性情急躁、易激动、心悸、失眠、怕热、多汗、食欲亢进但却消瘦、体重减轻、内分泌紊乱以及无力、易疲劳等。

亚急性甲状腺炎多表现为甲状腺突然肿胀、发硬、吞咽苦难及疼痛并向耳颞部放射,病人可有发热,血沉增快等。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表现为无痛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大,对称,质硬,表面光滑,多伴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腺瘤的临床表现为病人颈部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结节,多为单发。质稍硬,表面光滑,无压疼,随吞咽上下移动。当瘤内出血时肿瘤可在短期内迅速增大,局部出现胀痛。甲状腺癌临床表现为甲状腺内肿块,质地硬而固定、表面不光滑,吞咽时上下移动性小。晚期可有声音嘶哑,呼吸和吞咽困难等症状。

如何鉴别结节与甲亢呢?焦纯杰指出,结节性甲状腺肿往往伴有甲亢,既有甲状腺肿病史又有甲亢表现,甲状腺结节性肿大,T3,T4升高,TSH降低。自主功能性腺瘤,甲状腺单发结节,直径一般大于4cm,临床有甲亢表现,T3,T4升高,TSH降低,核素扫描腺瘤部位热结节,其余部位显影淡或不显影。亚急性甲状腺炎有发热等全身表现,甲状腺肿大疼痛,T3,T4升高,TSH降低 。

甲状腺结节诱因多样 与饮食关系密切

焦纯杰指出,甲状腺结节的诱发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常见因素有碘缺乏、碘过多、环境和饮食中致甲状腺肿物质(如含硫脲的白菜、萝卜、卷心菜、黄豆小米等)、放射线照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亚急性甲状腺炎、产后甲状腺炎和无痛性甲状腺炎、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药物致甲状腺肿(如硫脲类、磺胺类、水杨酸类药物)、遗传性疾病、浸润性病变等。

应对甲状腺结节 预防是关键

“由于甲状腺结节不易早发现,并且甲状腺结节中有约5%-10%是恶性的,为防止延误诊断及治疗,应做到如下几方面”焦纯杰提醒。首先从饮食着手,均衡营养、合理膳食。目前,缺碘所致甲状腺肿由于碘盐的普及已很少发生。而生长发育期、妊娠期及更年期引起的生理性甲状腺肿可进食含碘丰富的海带和紫菜等予以调理。因为食用碘过多也可致甲状腺肿,因此,要避免过多食用含碘食物,应当多进食营养丰富的新鲜水果和蔬菜。

由于大多数甲状腺结节为良性,但部分有恶变可能,甲状腺结节出现下列情况提示有恶变可能:儿童或青少年期有颈部放射线照射史,有甲状腺癌家族史,年龄<15岁或>70岁,男性单发实性结节,伴有声音嘶哑或吞咽困难,甲状腺结节生长较快、质硬、形态不规则、固定和颈部淋巴结肿大,结节>4厘米。因此要予以警惕,定期B超检查才能避免漏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