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血管供血不足判断有了“金标准”
冠心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疾病。通俗的讲冠心病就是由于心脏血管狭窄引起的心脏血管供血不足。一种治疗方法就是通过微创介入的方法在狭窄的血管处放置支架,使血管恢复通畅。但是究竟狭窄到什么程度的心脏血管需要放置支架,如何判断心脏血管供血不足的程度,这一直是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一个难题。
长沙市退休干部何先生是一个快乐的老人,本应尽享天伦之乐的他却始终被一个“心病”困扰着,稍微劳累就会胸口闷痛。3年前造影检查发现原来就是患上了大多数老年人易患的冠心病,幸运的是在做了2个冠脉支架后胸痛的症状马上就消失了,不过医生告诫他,还有2根血管有狭窄,今后如果加重可能还要植入支架。这让老何又喜又怕,喜的是困扰多年的胸痛消失了,怕的是今后还要再做支架。
3年后胸痛终于又出现了,于是老何再次做了造影检查,发现以前的支架非常通畅,不过那2根有问题的血管已经明显加重了,可能有3处狭窄需要再植入3个支架,那么到底是哪处血管引发的胸痛呢?是不是一定都要放支架呢?这些疑问煎熬着老何及家人。湖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的郭莹主任得知病友老何的困惑后,耐心的告诉老何,通过一种新的检查技术可以得到他要的答案。这种技术将只有一颗细沙大小的压力感受器固定在细如头发的导丝上,再通过导丝送到狭窄血管处,发现血流压力明显减低的病变就需要植入支架,轻度减低还可以继续观察。昨日,老何在省人民医院接受了冠脉内压力导丝检查,发现只有一处狭窄血流压力降低,需要植入支架,于是植入一枚支架便轻松的结束了手术。
迄今为止,对心脏血管进行造影检查(冠脉动脉造影)仍然是大家公认的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然而最新研究发现,影响心肌供血的决定性因素不是单纯的血管狭窄程度,而是实际的血管内的血流量,二者间有相关性,但同时也有一定差别。血流量可以通过血管内的压力来反映,因此压力导丝检测可以从血管血流功能的角度评价狭窄病变。据实施手术的省人民医院心内科郑昭芬教授介绍,压力导丝操作并不复杂,不会额外增加过多的操作时间和难度,甚至能适当减少支架使用的个数。不过目前国内只有少数心脏中心开展了该技术,湖南省人民医院是省内唯一开展该项目的医院,相信今后将逐渐普及开来,为更多的患者带来福音。
-
一天中有哪些保健养生的好习惯?一个人要怎样变得不浮躁?一天中有哪些保健养生的好习惯?
-
白领的通病,常抡胳膊 ——肩颈不再疼!当今社会属于大经济时代,体力劳动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长久的“白领式”工作,于是长期面对电脑、坐姿不良引发的肩颈疾病的问
-
关于我国研发的新冠疫苗,您所关心的都在这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分别于3月17日和4月14日举办新闻发布会,会上权威专家解答了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冠病毒疫苗的相关信息。
-
痔疮是会呼吸的痛 治疗外痔用什么药?稍有不慎,痔疮这种讨厌的疾病就可能缠上任何一个人。不管男女,都可能中招。而且有“痔”不在年高,年轻人喜欢坐在电
-
得内痔吃药有用吗?直达患处,药效更直接!如今,得痔疮的人可不少,而在痔疮的种类中,得内痔的居多。想知道得了内痔怎么办,患内痔吃些什么药好,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内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