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保健 > 保健新知

“超级细菌”使磷霉素大热 东药集团积极应对

“超级细菌”使磷霉素大热 东药集团积极应对

 

新闻背景:

今年8月,国外媒体报道,一些赴印度接受治疗的患者,感染了一种令人恐惧的“超级细菌”,其含有一种叫NDM—1的基因。这种细菌对现有的绝大多数抗生素都“刀枪不入”,甚至其中的某些细菌对所有抗生素都具有耐药性,立刻引发了全球媒体的高度关注。

近期世界卫生组织警示:部分国家和地区出现多重耐药不动杆菌(以下简称为“超级细菌”)感染事件,并可能在世界范围内蔓延;10月 26 日,卫生部宣布我国也监测到3例“超级细菌”感染者,其中1例死亡。根据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医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肖永红介绍,从这三名患者分离得到菌株来自“卫生部细菌耐药监测网”中的医院。

滥用抗生素导致诱发“超级细菌”

“超级细菌”中含有NDM—1基因,是一种超级抗药性基因,绝大多数抗生素对其没有效果,而权威人士指出,滥用抗生素是产生“超级细菌”的关键原因。

抗生素和合成抗菌药物的发明和应用,是20世纪医药领域最伟大的成就之一,但同时,抗生素及合成抗菌药物的滥用,也已成为影响公众健康和用药安全的社会问题。抗菌药物滥用所造成的细菌耐药变异,近年来屡见不鲜,正威胁着整个人类的安全与健康。

卫生部下发《产NDM-1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诊疗指南(试行版)》

提高抗生素的使用水平,有效遏制细菌耐药变异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威胁,已成为当务之急。根据近期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及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卫生部在9月28日下发了《产NDM-1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诊疗指南(试行版)》(以下简称为《指南》),指导和规范了“超级细菌”的诊治工作。

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中心顾问专家、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的张永信教授告诉记者,感染了泛耐药菌并不是不可治愈,采用多粘菌素或多种抗生素联合用药的方式可以治疗泛耐药菌感染。《指南》提出,“超级细菌”的“传播方式尚无研究报道,但根据患者感染情况以及细菌本身特点,可能主要通过密切接触,如污染的手和物品等方式感染”。《指南》中还指定6大类治疗“超级细菌”的抗菌药物,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