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五个好习惯 远离过劳死
昨天我注意到一条新闻:“北京一民警连续工作40小时猝死办公室年仅34岁”,读后感触颇多。
首先,我对民警姜子军的敬业精神表示钦佩,也对他的猝死表示深深的哀悼,同时对他的家人表示慰问。 但作为一位医务工作者,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一不幸事件,也许我们今后就能尽量避免类似悲剧的发生。
姜子军的猝死可以称作“过劳死”或是“劳累死”。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过劳死”这个词,结果令我吃惊,一连串的“过劳死”案例映入眼帘:
响水县公安局交巡警大队事故处理中队副中队长任海华,在连续工作38小时后不幸猝死,享年37岁。
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杨迈,连续忙碌几个星期后,去健身房健身,突然心脏病发作抢救无效死亡。
32岁的中国社科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学者萧亮中猝死。
36岁的清华大学电机与应用电子技术系讲师焦连伟猝死。
46岁的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教授高文焕猝死。
36岁的浙江大学数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何勇猝死。
38岁的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助理胡可心猝死。
他们早逝的诱因都被认定为是过度劳累。“过劳死”指的是长期慢性疲劳后诱发的猝死,即由于工作时间过长、劳动强度加重、心理压力过大导致精疲力竭,甚至引起身体潜藏的疾病急速恶化,继而出现致命的症状。如今,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已正式将此病症命名为慢性疲劳综合征,并拟定了相应的诊断标准。
目前,从送到医院抢救的病人来看,“过劳死”的病人呈上升趋势,而且以知识分子、精神劳动强度过大者等脑力劳动者居多。“过劳死”在许多发达国家被称为职业病,与长期超时工作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通常发生在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的,如从事企业、艺术、医疗、IT、新闻、科研等行业的高端人群中。主要原因就是中年人经受事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身体长期处于超负荷的状态,精神高度紧张,再加上部分人群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他们极易过劳死。
-
一天中有哪些保健养生的好习惯?一个人要怎样变得不浮躁?一天中有哪些保健养生的好习惯?
-
白领的通病,常抡胳膊 ——肩颈不再疼!当今社会属于大经济时代,体力劳动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长久的“白领式”工作,于是长期面对电脑、坐姿不良引发的肩颈疾病的问
-
关于我国研发的新冠疫苗,您所关心的都在这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分别于3月17日和4月14日举办新闻发布会,会上权威专家解答了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冠病毒疫苗的相关信息。
-
痔疮是会呼吸的痛 治疗外痔用什么药?稍有不慎,痔疮这种讨厌的疾病就可能缠上任何一个人。不管男女,都可能中招。而且有“痔”不在年高,年轻人喜欢坐在电
-
得内痔吃药有用吗?直达患处,药效更直接!如今,得痔疮的人可不少,而在痔疮的种类中,得内痔的居多。想知道得了内痔怎么办,患内痔吃些什么药好,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内痔。